近日,NUS因促進「零廢校園2030」的長期計劃而被授予2021年國際可持續校園卓越獎(可持續文化轉型類),國大廢物減少和回收工作小組現任主席Loo Deliang在頒獎典禮上分享了國大為實現零廢校園所做出的努力。
榮獲ISCN認證
近日,國大榮獲由ISCN頒發的2021年國際可持續校園卓越獎 (International Sustainable Campus Network,簡稱ISCN),獲獎類別是可持續文化轉型類。

國大零廢校園計劃,來源:ISCN官網
國際可持續校園卓越獎旨在表彰具有創造力和出色表現的可持續校園項目,自2009年ISCN獎項開始以來,已收到來自歐洲、非洲、亞洲、澳大利亞和美洲學校的數百項提名。
這一獎項是對國大10年來為締造零廢校園所做努力的認可。值得一提的是,國大將校園回收率從2012財年的9%提高了到2020財年的30%,提升了近三倍。
獲得2021年ISCN可持續校園卓越獎其他類別獎項的高校包括科文納特大學、利茲大學和高威美亞理工學院。

ISCN,來源:NUS官網
國大零廢計劃的核心是倡導全校教職工和學生身體力行,做好廢棄物回收工作。在國大零廢旅程的設想中,學校將建立廢物分類和再利用的社區規範,鼓勵50,000名教職員工和學生通過儘可能多地重複利用並正確分類可回收物來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到2025年,這項計劃將使校園回收率翻倍,達到60%。到2030年,國大的目標是實現90%的回收率。這一願景充分體現了國大在公共服務領域的作用,潛移默化地將學生培養成未來的專業人士和可持續發展的擁護者。
在由哈佛大學高級可持續發展經理David Havelick主持的會議上,Loo Deliang分享了國大為實現零廢目標的可持續發展計劃。

Loo Deliang(左)分享,來源:NUS News
國大可持續發展計劃
2015-2020年在任的國大廢物減少和回收工作小組主席Peck Thian Guan博士表示,很高興國大因零廢校園計劃而獲此殊榮。把學生培養成可持續發展的領軍人物是學校的社會使命,而「2021年國際可持續校園卓越獎」強調了這一使命對於世界的重要性。
為實現進一步可持續發展,國大廢物減少和回收工作小組現任主席Loo Deliang先生在頒獎典禮上分享了國大三管齊下的方法,宣傳了 4Rs 的理念,即 「減少廢物、廢物再利用、回收廢物和重定義廢物」 (Reduce, Reuse, Recycle and Reimagine)。

2030年零廢校園目標,來源:NUS官網
這一理念的主要思路是視校園為一個試驗地,讓學生和教職工親身嘗試和實踐,著力應對廢物處理不當這一現狀,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傳輸「回收再利用」的觀念,讓廢物回收成為一種規範。
國大與企業合作夥伴一起在校園基礎設施中進行測試,以快速建立零廢解決方案的原型,最終在新加坡擴大規模。

打造零廢校園,來源:NUS官網
國大2020級工業設計學院的校友Tommy Cheong分享了他的廢物回收箱項目,用以規範校園垃圾分類,他介紹了這個項目是如何把污染率從60%降至27%。該項目的成功落地後,廢物減少和回收工作小組開始在校園放置這種新型垃圾桶,根據廢物的材料屬性做進一步細分類。

新一代廢物回收箱,來源:NUS官網
「零廢校園2030」 項目是最近獲得可持續發展部新加坡環保基金資助的37個項目之一。國大多年來致力於打造低碳、環保、節能、友好的校園環境,實現「零廢校園」,國際可持續校園卓越獎充分說明了國大的努力取得了成效,受到了認可。希望各位學子也能把「零廢校園」的觀念植入心中,身體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