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僑中學校長陳毅剛(右)掌校八年後接管中正中學(義順)。華文教師出身的蕭芳輝接替他的職務,她此前是教育部課程規劃與發展司母語處副司長。(來源:聯合早報)
新加坡66所學校已於去年年底更換校長,其中包括特選學校南僑中學以及專科學校新加坡藝術學院、北爍學校等。

南僑中學校長陳毅剛(53歲)在南僑掌校八年後,接管中正中學(義順)。他的職務由教育部前任課程規劃與發展司母語處副司長蕭芳輝(44歲)接替。蕭芳輝是華文教師出身,曾在安德遜初級學院等執教,先後在安初與錦文中學任副校長。
中正中學(義順)校長葉天泉則調任德新中學。
新加坡教育部公布的新校長名單中,換校長的學校比過去兩年多,名單包括早前宣布的合併初院。教育部指出,定期委任和調換校長能為學校注入新的觀點,讓有經驗的校長分享最佳作業方式,讓校長有機會接受新挑戰,促進學校的發展。

新校長中有10人首次出任校長,當中最年輕的校長是38歲的卓穎瑉和鍾德財。卓穎瑉前任幼兒培育署協作與項目組副主任,她現任接管培道中學。鍾德財前任介民小學副校長,現升任校長。
新校長人選中,有三人從教育部總部調派到學校。除了蕭芳輝,另兩人是新加坡教師學院專業發展署司長曾有為,以及新加坡藝術師範學院院長吳碧音。曾有為任豐嘉中學校長,吳碧音任聖嬰中學校長。聖嬰中學校長葉偉民調任裕華中學。
成立至今10年的新加坡藝術學院也有新掌舵人,由丹絨加東女校校長黃藝敏接棒,成為該校第三任校長。原校長林玉貞調任教育部總部。
北爍學校也有新校長,她是豐嘉中學校長宋美霞。北爍學校校長陳紹健則調任聖加俾爾小學。共有36所小學換校長,包括英華學校、卍慈學校等。

慶祝創校70周年的南僑中學在2012年成為特選學校。校長陳毅剛受訪時說,最難忘的是學校經歷轉型的頭一兩年。
「我們要為學校制定新發展策略,課程方面也得在短時間內擬定雙文化課程的框架與內容。同時,在卓越學術表現與推展全人教育這兩方面尋找新平衡點,開拓學生新視野。在福建會館支持下,學校展開硬體設施提升工程。同時,協助教師與學生做好迎接轉型的調整。那是一段充滿挑戰,也充滿正能量的階段。」
他指出,新任校長蕭芳輝在教育部課程發展司負責特選學校事宜,他們在工作上有交集。

蕭芳輝1997年投身教育界,這名聖尼各拉女校校友期待到特選學校服務。她說:「我本身畢業自特選學校,但執教期間未曾在特選學校工作,來到教育部後有機會與各特選學校接觸,了解學校的挑戰。這次能到特選學校執行政策與項目,我感到榮幸。」
首次掌校的卓穎瑉13年前踏入教育界,先是在英華初院教物理,曾任安初副校長。她認為,教育是橫跨各階段的,目前有機會在幼培署服務,增進了她對整個教育體系的認識。接下來走入中學,她期待支持學生髮揮所長,延續前任校長的工作。
校長委任儀式在2018年12月27日舉行。同時感謝九位退休校長的貢獻,當中包括英華中學(自主)校長溫斯頓霍奇(Winston James Hodge,59歲),他從事教育工作30多年。曾在英華小學擔任校長的許上羽接替溫斯頓霍奇掌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