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家酒店,也值得去一次新加坡

2019年10月13日   •   4萬次閱讀

自從香港事件爆發後,內地遊客赴港熱情大減,但此消彼長,與香港定位接近的新加坡卻越來越火爆。

藉此機會Caesar也造訪了新加坡的幾家奢華酒店, 本次專題就是以4200件藝術品的加持,實現奢華酒店與美術館的跨界融合,當之無愧的濱海灣頭牌——新加坡麗思卡爾頓美年酒店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麗思是全球唯一一家不參加萬豪BONVOY計劃的麗思卡爾頓酒店,也就是說入住新加坡麗思無法獲得萬豪會員的SNP,白金會員也沒有任何的待遇,對羊毛黨極不友好(不過大使白金的朋友親測,還是會給點面子的,理論上普通白金沒有任何待遇)。

當然如果是從阡鹿APP預定,還是可以享受免費雙早+房型升級+100美金抵扣(餐飲&SPA通用)+延遲退房等眾多貴賓禮遇的。

無處不在

藝術

一步入大堂,看到的便是懸在半空的這件標誌性的CORNUCOPLA,出自美國畫家弗蘭克·斯特拉(Frank Stella)之手。弗蘭克·斯特拉以抽象作品而聞名,他樸素的幾何畫使其成為20世紀60年代極簡抽象藝術運動的領導者。

再往前走兩步,便是通往1層的樓梯(酒店大堂在3層)。通透的大圓窗,又是一件空間藝術品。走下樓梯來到底層的一樓。

樓梯下方設有鋼琴和另一件屏風藝術品—JENDELA。

Jendela是一個馬來語的詞彙,意思為窗戶,是新加坡本土的藝術家Milica Bravacic的作品。

正對樓梯的大門處有一左一右極為搶眼的雕塑——MOBY DICK,和大堂半空中的雕塑一脈相承,同樣出自弗蘭克·斯特拉。

再回到3層的公共區域,兩側還有更多的藝術品散布在酒店的角角落落,比如這件德國藝術家Rainer Gross的作品LANDSCAPE。

下圖則是另一幅同名的LANDCAPE作品,裝點在電梯的附近,出自英國藝術家Malcolm Morley之手,畫的下方還有碧藍的瓷器藝術品。

這一幅作品名為CHRYSANTHEMUMS,出自新加坡藝術家Tay Bak Koi之手。

前台正對著的一塊花園,融合了日式庭院的元素,營造了度假村般的放鬆氛圍。

大堂區域還有大量形態各異,色彩華麗的陶瓷、雕塑藝術品,這裡就不多劇透了。

濱海灣景觀丨地標金莎酒店

酒店大樓一面朝著濱海灣,另一面朝著加冷灣。

加冷灣的景觀稍後在客房部分介紹,我們先來看下標誌性的濱海灣景觀,這張看上去較低樓層的景觀,是從酒店客房最低的4層窗邊拍攝的,哪怕是最低一層的濱海灣景觀客房,也可以很好地看到地標和海灣景觀。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樓層低會影響景觀效果。

當然高樓層時景觀會更開闊一些。會看到更遠處海里的眾多輪船和外海的景色。

客房

宿

加冷灣豪華客房 Deluxe Kallang View Room

客房面積51m² 丨 加冷灣景觀

上文提到了酒店大樓兩側的客房面向不同景觀,已經介紹了濱海灣一側的View,現在我們就從加冷灣景觀的客房看一下加冷灣View。

加冷灣的景觀更接近河景,雖然比不上濱海灣的地標,卻也比一般市中心的酒店景觀要開闊許多。

作為基礎房型,仍然擁有51平方的寬敞面積,在新加坡市場除了新開的嘉佩樂應該是沒有對手了。

此外新加坡麗思的房型非常簡單,客房均為51平方,區別只是景觀和樓層,還有是否含行政酒廊。之後就是72平的套房了。

客房整體設計明亮大氣,配色雖然還是老一代的麗思風格,卻也不會太浮誇。

酒店雖然是1996年開業的,但2017年做過完整的翻新,所以完全不用擔心設施老化問題。

由於客房面積大, 窗邊還留有了會客沙發區,另一側還有辦公桌,辦公桌的設施也都是新的。

門口還有獨立的步入式衣帽間,行李也不用擔心會占用客房的空間,非常貼心的設計,衣帽間的風格也非常現代。

浴室和衣帽間中間是電視機以及迷你吧。

浴室唯一的遺憾是單台盆。新一些的奢華酒店都採用了雙台盆的設計,不過浴缸是個很大的亮點,因為浴缸邊上有八角形的景觀窗,若是在濱海灣一側將會是非常美妙的泡澡體驗。

備品的話是麗思統一的Asprey。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