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移民的新選擇——投資or創業

2020年03月13日   •   4446次閱讀

各位看官,還記得春節前小編曾給大家介紹過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剛剛出台的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GIP)吧?

雖然基本條款與之前的大同小異,但有兩點必須關註:一是過去三年的平均營業額要求由5,000萬新幣上漲到了2億新幣,門檻大大提高;二是家族辦公室方案(方案C)正式寫入計劃書,給投資者們提供了新的選擇。

去年,海底撈創始人張勇、舒萍夫婦繼以985億元問鼎新加坡首富之後,再次以1,120億元的財富榮登2020年胡潤全球富豪榜第82名,而海底撈的聯合創始人施勇宏、李海燕夫婦也以530億元的財富排名第270位。

此後,舒萍就在新加坡設立了她的家族辦公室,以幫助管理她巨大的財富。

如此看來,新加坡正越來越被全世界,尤其是中國富豪們所青睞,紛紛選擇新加坡作為他們投資、理財的首選之地。個中緣由不言自明,因為新加坡無論從自然、人文還是營商、稅收、投資、醫療、教育等各種環境來看,都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

尤其是在稅收方面,新加坡不僅擁有全球最簡單、最合理的稅收制度,因其簽署了20多項自由貿易協定(FTAs)也使得新加坡可以完美避免雙重徵稅,特別是,新加坡是全球公認的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無遺產稅,無資本利得稅和股息稅, 能有效為投資人創造最大化收益。(具體的稅率等信息,小編在之前的文章中有過詳細說明,各位看官不妨前往一觀)

事實上,不僅是富豪們青睞新加坡的投資理財環境,對於普通民眾的創業、就業、教育類移民者們來說,新加坡同樣極具吸引力。但是,如小編在年前的文章中所發布的預測,新加坡對商業投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對投資行業有嚴格的要求,對其營商能力的要求(如營業額要求等)也在逐步提高。相應的,對於普通移民的管控也越來越嚴格,其中不乏來自新加坡國內的各種聲音,致使新加坡人力部(MOM)也不得不出台政策,必須優先考慮本國民眾的工作需求。

在這種大環境下,此前一直被認為門檻極高的創業移民方式逐漸進入了投資者的視野,因為此種方式雖然門檻依然非常高,但卻是新加坡政府比較歡迎的一種方式,認為優秀的創業者和優秀的創業企業能給新加坡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首先請大家看一組數據:

1. 根據去年的預測,截至2020年前東協地區(ASEAN)將會19,400萬網際網路新用戶;

2. 亞洲地區的旅遊業將持續以每年4.6%的速度高速增長,將從2016年的54,000萬人次激增到2020年的66,000萬人次(雖因本次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的人數可能會比預測大幅度縮水,但總體的趨勢應該保持不變)。而新加坡除了其本身就是一個熱門的旅遊勝地之外,也將繼續擔任東南亞極為重要的「交通樞紐」的角色;

3. 亞洲和泛太平洋地區的家具和室內裝飾行業在2018年就已達到2,600億美元的市場估值,而根據新加坡設計理事會(DesignSingapore Council)的統計,早在2015年,優良的設計就曾經為新加坡經濟創造了超過340億新幣的財富。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為「創意設計之城」 (Creative City of Design)後,新加坡正在快速崛起為亞洲的「設計之都」;

4. 金融業歷來都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源泉和主要驅動力,所以,全球1,200家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的總部匯聚在新加坡,金融業更是占據新加坡GDP的13%,從業人員占新加坡勞動人口總人數的5%,是新加坡全國四大支柱產業之一;

5. 同時,新加坡的科技與創新行業也是新加坡極為熱門的行業之一,戴爾(DELL)的調查結果表明,新加坡是「全球第三大創新與前瞻經濟體」,主要歸功於新加坡優秀的「推動個人和組織持續革新」的能力、品質傑出的硬體設備以及新加坡政府多年來鼓勵創新的商業政策。

上述五大熱門行業的創業不僅受到新加坡政府的歡迎,同時也為優秀的創業者們提供了各種政策支持和商業便利,可以讓企業家們無後顧之憂。

那麼,但凡研究過新加坡創業投資移民的投資者們都知道,所謂的門檻高其實更多的是指不僅企業需要有優秀的技術背景(包括專利),還要獲得風險投資者的青睞(如政府投資的孵化器或天使投資等)。但反過來,正因為新加坡政府大力支持創新產業,所以一旦企業能夠獲得無論哪種形式的投資,獲得任何被認可的第三方的投資做背書,那麼新加坡政府就願意跟你一起賭,不求回報地給你砸錢,政府補貼的比例甚至可以高達7成。

以下就是幾類主要的政府補貼:

*ACE Startup Fund;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Grant;

*The Early Stage Venture Fund;

*Startup SG Equity;

*Startup SG Tech;

*Productivity Solutions Grant;

*Local Enterprise Finance Scheme.

如此之多的政府補貼,可見新加坡政府為了扶持創新企業的良苦用心,怪不得新加坡早在2015年就被列為「世界第四大創業港」。

其實,從2017年開始,新加坡政府對於創業准證(EntrePass)的審批已經有了寬鬆,比如撤銷5萬元註冊資金的要求以及降低了日常花銷的要求等等,進一步鼓勵和推動優秀的企業家們在新加坡進行創業投資。當然,咖啡店、酒吧、夜總會、食閣巴剎以及卡拉OK等傳統行業依然屬於不被政府考慮的創業項目。

綜合來看,雖然新加坡政府對創業准證的行業創新型以及技術含量等要求比較高,但在學歷要求、註冊資金等各方面卻是一再放寬,對於有技術實力的企業家們來說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也正因為對於行業創新性以及技術含量的審批制度比較嚴格,有意在新加坡進行創業移民的企業家們還是需要通過本地的專業人士來協助您進行策劃,突出自己的優勢,尋找合適的專利項目,這樣才能大幅度地提高創業和移民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