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ArtScience Museum)的新主題 「迪士尼動畫特別展「 來了!報姐提醒各位迪士尼迷們,快帶上小夥伴們一起來開啟神奇的迪士尼之旅吧~
迪士尼動畫特展
- Disney -

」Disney:Magic of Animation「展覽
讓你猶如走入一個魔幻的動畫世界
一起來重溫童年的感動
展覽於10月26日開始
明年3月29日結束

展覽分為五個展區,每個展區以多部不同的經典動畫片為例,用不同的方式為大家展示動畫片場景和角色的創作過程。展品為 500 多件非凡的藝術作品,包括動畫原稿、油畫、素描和概念創作圖。

(圖片來自@zzzzmintzzzz)
此次展覽有很多拍照好看的背景哦,都是為了重現動畫片里的經典畫面高度效仿的。你也想出現在迪士尼的電影里嗎?報姐已經迫不及待要去了!!!

(圖片來自@dirgni.in)

還記得那隻萌萌的小飛象嗎?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卡通角色的創作過程。

(圖片來自@zzzzmintzzzz)
展出的畫作中包括早年迪士尼動畫研究館的藝術繪畫家手繪的Mickey Mouse、101 Dalmatians、Tarzan等卡通角色的原稿素描、草圖和概念創作圖。

原來白雪公主里的小矮人是這麼創作出來的呀~

過去90年里,迪士尼製作了無數經典的動畫片,片中的卡通角色都深入人心。比如這個可愛的小匹諾曹!

不管對於小朋友還是成人而言,這些栩栩如生的角色就像真實的存在,仿佛擁有真的生命力~

(圖片來自@zzzzmintzzzz)
特展還設計了不少互動性環節,讓大家能夠參與其中,過程更有趣。根據螢幕上的指示,你可以動手操作桌上的道具,親自為動畫片製造音效。

藝術家發揮創意,除了以往打造模型所用的木板,金屬,紙板等材質,他們突破極限使用樹脂,麥片,椰子,糖果等,打造動畫片中所需的場景和人物模型!

許多人的心中都有一個迪士尼動畫形象,也許是淘氣的米老鼠、唐老鴨、勇敢的獅子王辛巴,又或是美麗的白雪公主……這些迪士尼經典動畫形象,在不同年代陪伴不同代人成長,是許多人的童年記憶。
圖集

《夏威夷假期》,1937 年,概念創作圖 迪士尼版權所有

1
《創造逼真的角色:為畫稿注入生命力》
展覽一開始便展示 20 世紀 30 年代迪士尼動畫片製作者如何顛覆當時已有的動畫技術,從而給二維的繪畫注入生命力,以及如何開創先河採用各種技術自然地呈現各種動作——包括飛翔、擠壓和伸展——並且開發各種技術將這些動作與聲音同步。
探索我們從小喜愛的角色如何從二維的繪畫走上熒幕,了解動畫片製作者用於自然呈現各種動作的創新技術。這些基礎動畫技術的開發一直流傳至今,正是這些技術開啟了為迪士尼角色注入生命力之先河。
從米老鼠開始,迪士尼藝術家通過打造一系列擁有更深層次情感範圍的可愛角色,令觀眾開懷大笑或悲傷流淚,令世界各地的人們大呼神奇。這部分展出迪士尼部分早期電影的原始故事草圖和動畫原稿。圖集還包含《汽船威利》(1928) 特色蒸汽船的娛樂體驗環節,是迪士尼首部在熒幕上將聲音與動畫同步的動畫片。

《木偶奇遇記》(1940),概念創作圖,Gustaf Tenggren 迪士尼版權所有

2
《奇夢啟航:繼續研究與開發》
20 世紀 30 年代的迪士尼動畫製作者採用大膽的技術創新,探索並運用全新的藝術原理更準確地捕捉人類和動物動作與個性的細微差別。繼全球首部正片長度的彩色動畫影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1937) 取得成功之後,迪士尼工作室的藝術家全身心投入,製作了一系列非凡的影片,包括《木偶奇遇記》(1940)、《幻想曲》(1940)、《小飛象》(1941) 和《小鹿斑比》(1942),全新的動畫技術讓全球各地的人們大呼神奇。
通過一系列概念藝術作品、故事草圖和迪士尼動畫開發的具有顛覆性的影視製作工具——動畫攝影機的展示,《奇夢啟航》探索開創全新表達方式的藝術原理和技術創新。

《睡美人》(1959),概念創作圖,迪士尼工作室藝術家 迪士尼版權所有

3
《奇夢製片人:創造多元化表達方式和多彩的世界》
採用背景油畫和從電影取材的概念創作圖,向表現了大膽而明快的藝術風格的迪士尼傑出動畫製作者致敬,涉及的電影包括《小姐與流氓》(1955)、《睡美人》(1959) 和《101 斑點狗》(1961),體現了藝術家們打造豐富視覺效果的才華。該展區還展示了讓迪士尼聞名於世的先進科技成果,突出工作室開發的全新製作技術——20 世紀 40 年代至 50 年代期間全球通信的發展成為此類技術的助推器。
在同一時期,隨著工作室不斷追求更高的影片質量,他們繼續開發各種全新的製作技術。

《獅子王》(1994),概念創作圖,Kelvin Yasuda 迪士尼版權所有

4
《開啟全新維度:數位技術發展,音樂劇的海洋》
20 世紀 90 年代的數字變革為迪士尼藝術家提供了更多靈感來源,他們不斷尋找全新的電影製作方式。隨著計算機繪圖技術的發展以及百老匯先鋒詞曲作者的參與,迪士尼影片開始不止步於動畫界,而是探尋新的可能並推出音樂劇,這在觀眾當中反響巨大。
這部分展覽展出的彩色手稿和概念創作圖來自本世紀震撼人心的影視作品,包括《小美人魚》(1989)、《美女與野獸》(1991)、《獅子王》(1994)、《風中奇緣》(1995)、《花木蘭》(1998) 和《泰山》(1999)。

《莫阿娜》(2016),概念創作圖,Lisa Keene 迪士尼版權所有

5
《讓人們相聚:社會多樣性,全球未來發展的訊息》
伴隨全球的發展腳步,迪士尼動畫影片從紙筆繪製轉向數字製作,並且融入當代意識,以講述故事的方式來呈現。
該展覽最後一部分《讓人們相聚》傳遞了建立在社會價值觀上的重要信息,比如親情的重要性、文化多元性以及對自然的尊重,相關影片包括《無敵破壞王》(2012)、《冰雪奇緣》(2013)、《超能陸戰隊》(2014) 以及《莫阿娜》(2016)。這一部分的亮點在於,從即將上映的《冰雪奇緣 2》挑選一部分未曾面世的原畫作品集中展出。

你最喜歡的迪士尼人物是誰呢?

「Disney: Magic of Animation」展覽信息
日期:
2019年10月26日– 2020年3月29日
時間:
上午10點 - 晚上7點
地點:
ArtScience Museum,6 Bayfront Ave, Singapore 018974
售價:
成人16新幣/19新幣,學生/孩童/樂齡人士(65歲及以上)12新幣/14新幣,家庭套票(45新幣/54新幣
網址:
https://www.marinabaysands.com/museum/ticketing.html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