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基礎教育在世界上一直是名列前茅的,然而卻有一項制度爭議頗多,那就是——分流制度。
在新加坡的政府中學裡,學生會被分為「快捷班」、「普通班」和「工藝班」。許多人都認為,孩子這麼小就給他們貼上各種「標籤」,無疑會妨礙他們日後的發展。
而從2024年開始,中學的分流制度將被取消。從2027年開始,全島中四學生將統一參加全國考試,不再分「O」水準和「N」水準。 許多人都把它稱為「新加坡的教育改革」!
篩選和分流不斷改革
2004年的時候,首先就是小學的教育改革,就是把快班和中班的生源合併,只是保留剛才講的1%的英才的選拔;到了2008年的時候,小學分流全面廢止了;到2019年開始,小學一、二年級的所有的考試被正式取消,同時到2021年改革小六會考的評價方式。就是小學畢業的會考,不再用過去的總分評價的方式,而用積分等級制的方式來評價學生的表現區別學生進入幾個不同的軌道,競爭性要更低一些。
另外就是改革中學的分流,新加坡已經公布了一個重大的教育改革的計劃,到2024年全面取消中學分流。因為現在新加坡的中學制度,它是分為4年制的快捷班和5年制的普通班,就是把學生分到這兩個軌道當中。那麼到2024年以後合二為一,合併成一個統一的體制,取代分流制度,建立了另外一個評價制度,叫做「學科分級計劃」,以便實行「統一的中學教育,多元的學科分級」。也就是說,新的評價不是按你的學習分數來分類,而是根據你的不同學科的學習表現來分級。
所以新加坡教育部長王乙康認為,按學科分級的這種分流模式是一種「保底不封頂」的政策,就是用人唯才,保持社會的流動性,使得教育更加包容和開放。這是一個方面。

央視紀錄片《無聲的革命——新加坡教育解讀》截圖
課程改革
新加坡2023年
取消年中考試 從2023年起,中小學取消各年級的年中考試,以騰出更多時間讓學生探索學習樂趣,減少對考試的偏重。
教育部長陳振聲指出,過去幾年,學校已取消小三、小五、中一和中三的年中考試,取得良好的成效。教師能更好地規劃教學進度,讓學生能深入地學習。有鑒於此,中小學從2023年起將取消所有年級的年中考試。
「這將騰出更多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21世紀技能,我們也將檢討課程內容與評估要求……這些改變旨在推動文化轉變,學生有內在動力,激發他們全面學習並掌握技能,而不是一味擔心與人做比較。」

新加坡2024年取消分流制度
改用「科目編班」體系 「我是快捷班的學生,所以我是聰明的孩子,你是普通班的學生,所以你也比較普通,他是工藝班的學生,以後沒有前途的!」 曾幾何時,新加坡的中學生經常會被貼上這樣的「標籤」,而很快,這個「貼標籤」的時代就會終結了~
從2024年開始新加坡所有中學將「科目編班」的體制,取消分流。
學子們依然會根據小六匯考的成就選學校,但不會再出現「分流」的情況。學生可以根據能力決定所修科目的水平。(G1、G2和G3)
G1——基礎水平,相等於「工藝班」的課程難度
G2——標準水平,相等於「普通班」的課程難度
G3——高級水平,相等於「快捷班」的課程難度。
許多人都把這稱之為「新加坡的教育改革」!並且也很樂意看到這樣的改動。

2027年中考不再分為「O、N」水準
而是改為全國統一考試 領取一樣的畢業證書
新加坡這些第一批在「科目編班」框架下學習的學子們,將在2027年上完中四課程,參加國考。但是這一次的考試,將不再分為「O」水準和「N」水準。
考生們將參加一樣的全國統一考試,畢業時領取的證書也是相同的。也就是說,新加坡將和英國劍橋共同制定新的畢業證書~
新加坡教育部長表示:「這是中學教育的新證書。新加坡和劍橋在教育界享有國際名聲,雙方會聯合制定證書,提升它的價值和受承認的範圍。」

新證書只會列出考生們所修讀的科目(G1、G2和G3)級別及成績。比如說:
六個G3科目 + 一個G2科目
五個G3科目 + 兩個G2科目
兩個G3科目 + 三個G2科目 + 1個G1科目,以此類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