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大部分碩士修課課程最遲於2024年全面轉為自資模式,不再獲政府資助。這意味著今後的碩士課程學費,可跟其他頂尖大學的相接近。此外,國大將為約800項課程實行線上線下的混合學習模式,其中也包括線上作答。
NUS碩士課程全面自資
新加坡國立大學 (NUS) 校長陳永財表示,NUS大部分碩士修課課程將很快完全自籌資金,並且不會獲得政府補貼。 他在肯特崗國大大學城舉行的一次活動的小組討論中說,這意味著對於這些課程,大學將能夠收取與海外機構收費相當的學費,這將成為校方另一個收入來源。
他在回答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知識官菲爾·巴蒂 (Phil Baty) 提出的關於大學如何保持財務穩定和實現收入多元化的詢問時表示,新加坡政府得照顧護老和醫療等其他方面需要,對大學的撥款可能有所影響。

陳永財, 來源:NUS
陳永財說:「利用國大的品牌,在過去幾年,我們不再讓教育部贊助我們的碩士課程,而是把所有這些碩士課程都變成了自籌資金的模式。所以基本上,我們的碩士課程沒有得到任何補貼,我們是在自給自足的基礎上進行的。」
國大發言人在回應詢問時說,自2020年起,國大的碩士修課課程就開始採用自籌資金模式,並且最遲將在2024年全面自資。這些課程專為希望通過課程和選修課提高所選專業知識的大學畢業生而設計。不過,一些指定的課程還會繼續獲資助。
NUS多數課程將轉混合模式
2018年,新加坡教育部長(高等教育及技能)兼國防部第二部長王乙康宣布由於資金有限,教育部必須「重新分配資源」,調整為碩士修課課程(Master's by Coursework)和專業文憑課程(Postgraduate Diploma)提供的學費津貼。
調整學費津貼後,新加坡籍學生所獲津貼將維持在75%,永久居民學生津貼從65%減至50%,國際學生的50%津貼則會取消。陳永財指出,新加坡的資助模式特點是讓大學建立捐贈基金,政府再為大學的籌款給予一元對一元的資助,以確保大學的財務可持續性。
此外,陳永財也表示,在未來三年內,新加坡國立大學將把 100 名或更多學生的大型課程的面對面授課轉變為在線授課。

來源:ST
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言人在回答詢問時表示,這一混合學習的推廣過程於2021年開始,用於本科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我們認為線上課程很有用,但我們希望通過小組討論來加強它,」陳永財補充道。
「這非常方便——無論你是研究生還是本科生——你都可以利用你在公共運輸上旅行時的時間來觀看(視頻)和學習。」 「我們通常提供內容的方式需要改變,因為我們的學生不同,我們學生學習的方式也不同,」他說。
大學需適應數碼化進程
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王瑞傑昨日(12月7日)為《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輯》首次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主辦的研討會發表主旨演講時,強調大專教育扮演的關鍵角色。研討會以大學,在21世紀推動創新與發展為主題。
王瑞傑指出,十年前,紐約時報將2012年稱為「MOOC年」,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而疫情則加速了教育的數碼化進程。數百萬學生轉向在線學習,這絕非易事,因為這是一種不同的學習方法。對於一些學生來說,這還具有挑戰性,因為他們可能無法可靠地訪問網際網路。

王瑞傑,來源:新浪
不過,我們從疫情中獲得的經驗表明,在線學習可以大規模進行,並為自主學習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和範圍。在後疫情時代,雖然在線學習不太可能完全取代面對面的課堂,但某種形式的混合學習——面對面學習和在線學習的結合——可能會繼續存在。隨著數字浪潮的不斷發展,東南亞區域的教育機構可以乘著這股浪潮嘗試不同的在線教學和混合學習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