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稱,深圳一幼兒園老師要求家長給孩子拍一張與自家車的合影,合照中的車必須是真車,不是玩具車。

目前,深圳南山教育局稱該活動已被終止,已約談負責人。
隨後院方回應:由於班級老師在「我家的車」照片徵集活動中對照片的要求把握不到位,造成了部分家長的質疑與誤解,該名老師已在班級群向家長進行了解釋和道歉。
消息一出,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不少網友表示「自家沒輛車都不敢上幼兒園了」。

*以上評論來源於微博*
雖然院方和南山教育局都已經對此事都作了回應,但是其說辭都非常官方,並不能打消部分家長和各位網友的疑慮。
此次活動,是否潛在調查學生家庭情況的目的,為什麼選擇主題一定要是跟車合照,這是怎樣的價值導向。 有些家家庭沒有轎車,此次活動牆是否沒有辦法參與,家庭情況不好,就意味著不能得到同等的教育資源。 「貧富懸殊」是否會影響孩子交往,存在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風險。
或許有人會說上面的疑慮都是來自成人的自卑,如果人活得坦蕩蕩大可來張「跟共享單車的合影」。
但是這個想法在中國,真的可行嗎?在人人都想開豪車、住豪宅的年代,「窮」仿佛是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情。窮得坦蕩蕩說起來輕巧,但面臨被排擠、區別對待的時候,真的能接受嗎?
如果將這個壓力放在孩子們身上,將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怎樣的後果?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來源於挪威的一個暖心公益廣告:
一個小男孩,因為家境比較困難,家裡給他準備的課間餐通常都是空飯盒,課間時間到了,男孩假裝掀開飯盒,然後自己走出了課室,喝了點水充飢,然後孤獨地站在窗前。

男孩回到課室坐下,拿起飯盒準備放好,掂量了一下發現飯盒重了不少,打開一看,驚奇地發現空飯盒這時已經放滿了各種食物。

男孩正疑慮怎麼空飯盒突然就滿了,他抬起頭髮現,原來這些食物都是附近的小朋友,把自己的課間餐「分享」給他的,最後男孩暖心一笑,吃起了夥伴們「分享」食物。

這個故事真的很暖心,貧窮對於男孩來說是「天生的」,但這卻一直影響著孩子。不能像其他同學一樣享用課間餐,讓課間成了他的憂鬱時光。好在身邊有那麼多的小夥伴,悄悄給他「分享」了自己的食物,讓男孩也可以融入到集體里。
幼兒園正是孩子們天真爛漫的年紀,此時孩子更像是一張白紙,家長和老師的價值觀往往會直接「印」給孩子,所以低齡段的教育更應該慎重。
目前國內的低齡段教育辦學質量良莠不齊,並且國內的許多教育從業人員思想陳舊,往往上一輩人的「俗氣」很容易就「傳染」給下一代。

想要讓孩子接受先進的文化教育,擺脫「傳統」的束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優質人才嗎,那就來新加坡留學吧。
在新加坡低齡化留學的優勢
1、新加坡是全世界唯一允許6-16歲外國中小學生及3-6歲的孩子進入政府中小學和幼稚園的國家。
2、政治、經濟形勢穩定,教育基礎設施完善,生活環境環境優美,安全環境較好。新加坡人有四大種族(華族、馬來族、印度族和歐亞混血族),其中華族占 70% ,大家和睦相處,沒有種族歧視。
3、新加坡採用英國或美國的教育體系,且與英美名牌學校建立了合作關係,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企業家精神。新加坡小學的教育質量不錯,其學生在國際數學和測試中持續名列前茅。

4、新加坡素有留學的「黃金跳板」之稱,在新加坡學習1-2年後,留學生可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繼續深造。
5、雙語環境、多元文化營造更適合中國學生的留學環境。新加坡的雙語環境以及多元文化有助於中國學生順利渡過適應期,這是其他國家不能替代的。
6、人性化的陪讀政策。「母子陪讀」是新加坡政府網羅人才從小做起的新政策,新加坡允許陪讀的母親在陪讀期間合法工作,母親可申請全職或兼職工作,收入可以支付母子的學費和生活費。不能在新加坡長住的母親,可隨意進出新加坡,探望孩子非常方便。

7、提供IB課程。新加坡中學教育訓練學生的分析與判斷能力,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新加坡優質中學均提供IB課程(國際高中課程),學生畢業後,除可申請新加坡本地大學外,僅憑中學畢業成績還可以直接申請英國、澳洲、美國等國家的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