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部在新加坡卷錢的《富豪》,到中國完全水土不服...
首先申明下:
《亞洲富豪》根據同名暢銷小說改編,由清一色由亞裔演員主演的電影,為了避免種族歧視,在不少國家上映時被更改片名,將「亞洲」二字拿掉。
如德國跟新加坡刪掉亞洲二字
義大利叫做《瘋狂與富豪》(Crazy&Rich)
香港是《我的超豪男友》
中國則改成《摘金奇緣》。

這部影片在好萊塢首映禮上好評如潮,之後便掀起北美市場對該片觀影熱潮。要說今年亞洲最成功的商業電影,《摘金奇緣》早已預定了席位。因為,這是第一次,有人把亞洲富豪的生活搬上熒幕。
就衝著片中的帥哥美女和熟悉的新加坡地標,就讓人想去看看這是部什麼樣的電影

8月21日,在新加坡首都劇院(Capitol Theatre)廣場,《摘金奇緣》劇組舉辦了全球第二場首映禮。看看現場的氛圍和群星璀璨!


《摘金奇緣》它不想從物質層面來展現富人生活,而是從多方面來展示新加坡富人,在生活情感上最真實的一面。我們都知道他們在物質層面上已經沒有煩惱。但在心理學上,《摘金》將帶你窺探富人,和普通人一樣脆弱的一面。
好萊塢25年來首次全亞裔出演的電影。片中帥哥美女雲集,展現出亞裔完全不同的一面,給影片大大增色。其次是有華人女星之光的楊紫瓊的加人,更是給《摘金》吸引更多人氣。畢竟在好萊塢提到楊紫瓊的名聲,幾乎是無人不知。
所以,《摘金奇緣》不但在美國創下1.4億美元(約1.96億新元)的票房紀錄,新加坡也破569萬,甚至還產生旅遊效應,不少外國旅客組團前來本地參觀戲中的景點。

然而!頂著「25年首部全亞裔陣容好萊塢電影」的頭銜,《摘金奇緣》上周末登陸中國,豈料「水土不服」,三天票房僅得796萬人民幣(約157萬新元),慘遭滑鐵盧!
上映首日只進帳287萬人民幣(約57萬新元),三天累計票房796萬人民幣(約157萬新元),位居中國上周10大影片排行榜第8位,頗叫人感到意外。
備受看好的《摘金奇緣》,在美國、新馬一帶創下佳績,為何偏偏在中國上演了滑鐵盧?

據行內人士表示,追根究底共有6大因素導致《摘金奇緣》票房失收:
1、原著小說在中國缺乏讀者基礎,讓觀眾無法感同身受,就像之前的《黑豹》(Black Panther)一樣,文化背景出現了鴻溝。
2、影片上映時間已經過了討論的熱度,而且網上已流出影片,該看的都已經看了;另外,影片排在非中國暑假期放映,時間點多少吃虧。
3、BBC一篇報道也認為《摘金奇緣》急於實現自己突破亞裔形象的目標,卻進而曲解了新加坡的形象,把新加坡當成亞裔美國人的一種幻想。
4、影片故事描述有錢少爺愛上窮家女,母親棒打鴛鴦,這類情節在中國從網絡小說到影視劇,已經流行很多年了,不斷更新疊代,所以未免有點老套。
5、喜歡《摘金奇緣》的都是標準「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其他觀眾則認為它是另一部美國文化產物。
6、好萊塢描述的亞裔,與中國人想像的亞裔實際上有差異,故中國觀眾對此不感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