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項調查顯示,新加坡是全球最挑剔的顧客,如果買賣的東西賣相太差,即使再便宜,很多新加坡的消費者都不屑一顧,倘若賣相百里挑一,寧願多掏錢來消費…
所謂的有錢就任性!如果認為這只是調侃?
小圈兒負責任的告訴各位,最近一項調查再度證實這一點!

這項調查的主體是——食物!
俗話說——秀色可餐。新加坡對所謂的「丑食物」有多排斥呢?
南洋理工大學一組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有93.4%的愛護環境者明白食物浪費的問題,不過,當中竟有36%的人即便明白購買賣相不佳的「丑食物」可減低食物浪費的問題,但還是不願意購買。
在對 各大職總超市外,對243名年齡介於20歲到59歲的消費者進行問卷調查。
結果顯示,68.1%的消費者不願購買賣相不佳的「丑食物」,另有27.2%的人則認為「丑食物」不能吃,40.7%表示不能接受和食用外表稍有瑕疵的食物。
當中有79.2%認為「丑食物」不夠新鮮,52%擔心吃了會帶來健康問題,35.9%認為「丑食物」的營養價值較低,而34.7%則覺得「丑食物」味道沒有那麼好。
換句話,簡單說——
有70%人的在挑選食物的時候,更看中食物的賣相,對於「其貌不揚」的食物被認為不新鮮、影響健康、營養價值低以及不可口。

所謂「丑食物」指的是外皮損壞、變色,以及形狀怪異的水果、蔬菜等。
事實上,這些食物很多是因為外相不美觀,或者在運送途中受壓,本質上並沒有問題,即使如此大部分的新加坡人仍堅持,食物的賣相,是能進」口」的前期標準…
小夥伴要認識一件事,新加坡對舌尖上的安全,應該說做了很大的功夫,而一些賣相差的食物還真不一定是問題食品,謹慎選擇不僅能選到便宜而且營養的食物,還能避免對食物的浪費…
當然,這也提示賣家,賣相不佳在新加坡真的很難存活…
新加坡圈房產專欄作者:吳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