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較於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對同學們來說最大的參考意義就是看到一些綜合排名雖然不高,卻隱藏了王牌實力的學校。
與2022年相比,今年的學科排名考察列入超過15700個(去年是15200個)不同的大學學術課程,分別來自93個地區的1594所大學。其中,美國、英國和中國大陸是新上榜項目最多的三個地區。
同時,排名涵蓋了5大學術領域:藝術與人文、工程與技術、生命科學與醫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管理,以及51個細分學科。除此之外,還包括三個首次入榜學科:數據科學、市場營銷以及藝術史。
1
2023年QS學科排名標準
由於不同學科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因此此次全學科排名針對不同學科評估指標也採用不同的權重。
2023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由五個指標組成,即學術聲譽、僱主聲譽、篇均論文引用率、H指數以及國際研究網絡(IRN)指數。
學術聲譽:全球學術界專業學者每人列出在自己心目中、在特定研究領域表現優秀的院校,評分中,我們能看出一所學校在全球學術界的影響力究竟如何。
僱主聲譽:這一數據來源於畢業生僱主,他們評選出自己心目中在畢業生招聘方面表現優異的院校及相應學科。這也成為我們對於某所學校、某個專業未來就業前景的重要參考。
篇均論文引用率:這一數據來源於最大文摘資料庫Scopus,通過了解論文引文情況,我們能夠看出某個學校某個專業科研成果的學術實力和認可度。
H指數:是一種衡量科學家或學者發表作品的生產力和影響力的方法,我們能夠看到某個學校某個專業在科研方面的工作效率如何、對科研的支持和態度如何。
國際研究網絡(IRN)指數:這是首次在更廣泛的教師領域表格中引入的指標。旨在考量各個高校通過與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夥伴關係,使其國際研究網絡的地域多樣化的能力。
2
2023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看點
PART 1
英美頂尖院校較量,最後花落誰家
本次排名學科項目入榜數據來看,美國高校入榜3091個(去年2571個),英國1527個(去年1225個)。
再來看看學科排名,美國院校在54個學科排名中以32個排名占據絕對領先。
哈佛實力依然不容小覷,表現十分出色,在14個學科中排名第一(去年12個)。MIT在11個排名中排名第一,較之去年略有遜色(去年12個)。
再來看看英國院校,每一年都在和美國院校比拚卻年年沒有勝過。在54個學科中15個學科占據第一,牛津大學在4項學科中排名第一,劍橋大學和皇家藝術學院分別在2個學科中奪冠。
但從不同學科排名來看,確實實力懸殊有點大,但其實英美高校各有優勢。
PART 2
中國院校穩步前進,僅次英美
根據本次學科排名來說,中國大陸院校入榜再創新高,高達851個(去年771個)。
而入榜高校數量方面,美國226所,英國109所,中國大陸99所,僅次英美,表現十分穩定。
在2022年與2023年數據分析對比中我們發現,中國大陸有32個學科進入世界前20,比2022年多了7個。北京大學有11個學科進入前20,清華大學則有13個學科進入前20,並且清華大學在藝術史學科中排名全球第五,中國大陸排名第一。
去年71個課程首次上榜,11.8%的上榜學科排名提高,今年略有提升,14%的高校首次進入排名。同時,2022年中國大陸高校排名下降55%,今年卻迅速下跌至19%,進步表現排名全球Top6。

PART 3
其他院校不甘示弱,百花齊放
首先要提到的是加拿大表現最好的院校,上榜世界TOP50學科為48個,較之去年略漲2個。
歐洲大陸最亮眼的院校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在3個學科排名中名列榜首。
雖說2022年瑞士的排名創史上最佳,但今年更是起飛,不僅多個學科進入全球TOP10,在全球高等教育領域更是位居第三。
澳大利亞高校入榜學科位居TOP4。
新加坡高校多個學科進入榜單TOP,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在亞太地區表現十分突出。
最後是印度,與去年比較,在今年的排名中上升了17%。
3
排名詳情
下面一起來看看5大學術領域排名情況吧!
藝術與人文各學科Top10
語言學;神學、神學與宗教研究;考古學;建築與建造環境;藝術&設計;古典文學與古代史;英語語言和文學;歷史學;現代語言學;表演藝術;哲學。
從數據來看,美國哈佛力壓牛津與劍橋,霸占寶座,愛丁堡大學今年下降一名,位居Top10。













工程與技術各學科Top10
化學工程;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電子電氣工程;石油工程學;機械工程;礦物採礦工程。
MIT依然位居該領域第一;反觀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排名第六,上升2名,而劍橋和牛津較之於前下降1名。









自然科學領域Top10
化學;地球和海洋科學;環境科學;地理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材料科學;數學;物理學&天文學。
除了歐洲院校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位列Top10,其他全為英美院校,哈佛依然多得榜首,牛津較之去年下降1名,位列第5,劍橋第3,史丹福第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