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過後,殊途同歸
劉雨帆
我是2013級SM1學生劉雨帆,在新加坡學習生活了五年半。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這五年來,有歡笑有眼淚,有成功也有失敗。收穫的是對生活的感悟。如果我的經歷能夠對遇到坎坷的學弟學妹有所幫助,那將是我無上的光榮。
西安高新一中是一個在整個陝西省都極其響亮的名字,我曾經是其中一員。其間良好的學習成績使我自信地認為應付新加坡的課程應該還是輕鬆愉快的。這對以後我經歷的坎坷埋下伏筆。
回頭想來,自律是多麼的重要。在中國的重點中學,我們只需要按照老師的安排布置亦步亦趨地去努力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差。與其不同的是新加坡的中學不會有太多來自於老師的督促,學習上的大小事基本全憑自律。要來或有意來新加坡的學弟學妹對自己的自律能力要有一個理性的認識。
另外需要重視的是英語的學習,這是重中之重,是其他科目學習的基石。正是糟糕的英語水平使我除華文、數學和物理外的科目都遇到了巨大的困難。最終我因為O-Level英語成績不及格被取消獎學金。
自律能力很重要




接下來要進入正題。新加坡教育的特點之一是,只要你願意學,總有不同的路可以走。
O-Level成績公布,我「順利」落榜。在迷茫與頹廢之時,詠晴阿姨向我伸出援手,把我叫到家裡及時開導並對接下來的路提出了建議。最終父母否定了回國的選項,用O-Level成績申請新加坡理工學院(Singapore Polytechnic)並被航空電子專業(Diploma in Aerospace Electronics)錄取。
需要強調的是,雖然理工學院畢業後只能拿到所謂的「大專學位」,但它並不是失利者的最終歸宿。
很多中國家長和同學包括我和我的父母當初都有這個錯誤的認識。據我所知,很多本地學長即使坐擁2分、4分的O-Level 成績,也選擇了理工學院。這說明理工學院和初級學院對真正願意學習進步的同學來說,並不存在孰高孰低的問題。對理工學院的誤解究其原因是因為SM1的同學往往是成績不好被迫選擇理工學院。而很多當地學生並沒有獎學金的限制而去主動選擇理工學院。
只要你願意學,總有不同的路可以走

理工學院的優勢在於提前初院兩年接觸到專業課程學習以及擁有與大學相同的教學模式。
相對初院學生,理工學院畢業生可以更快的適應大學生活,並且有機會跳過大一的學習而直接從大二開始。當然,初院基礎理論知識紮實,生源優秀,這點不可否認。
理工學院的學習並不輕鬆,有些學校只有前15%的學生能升入大學。
新加坡理工學院也是這個比例。這和理工學院生源質量相對較差有關。想要進入年級前10%需要極大的努力與熱情。熱情來自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我在二年級下學期被同學介紹進了學校的無人機實驗室,從此便對四軸飛行器愛得一發不可收拾,並且也選了無人機項目做了自己的Final Year Project,也跟著學校南征北戰,斬獲了不少國內外的獎項,下面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三個:
• Singapore Amazing Flying Machine Competition 2018, Category D1, 第二名
• Autonomous Aerial Vehicle Challenge, Chiang Mai, Thailand, Rotary Wing, 第三名
• Singapore Amazing Flying Machine Competition 2019, Category D1, 第二名
提前接觸專業課程學習


Amazing Flying Machine Competition
Singapore
最終,在最後一學期結束後,我拿到了GPA 3.917。這個分數對於我來說不算特別的高,但也基本滿意。
有一點值得一提,我的O-Level成績會在申請大學時以20%的比例計入總成績。好在從2020年開始,理工學院畢業生申請大學時,O-Level成績將不再計入總成績。教育部的這項改革無疑是對O-Level成績不好的學弟學妹的一個好消息。

如果你想走,腳下便是路




對於SM1獎學金生來說,按部就班地沿著中學-初院-大學這條路走當然是最佳選項,畢竟全額獎學金是很有誘惑力的。但總會有人因為各種原因重蹈我的覆轍。新加坡的教育體制是非常人性化的。對於這些同學來說,世界末日不會到來。如果你想走,腳下便是路。
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收到了新加坡國立大學和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的錄取通知,正在等待南洋理工大學的郵件。因為我現在是新加坡永久居民,需要在理工學院畢業後服兩年兵役,然後跳過大一直接開始大二的學習。如果不服兵役,我會和13級同學同級,並不會多花時間成本。說了這麼多,我絕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成功者,只是正在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希望這些對於到暫時性困難的同學有所幫助。
感謝父母數年來對我的辛苦付出。我會有優異的成績來回報他們。我不希望我所寫的這些成為一篇所謂的雞湯文,只是希望幫助到需要幫助的學弟學妹,與大家共勉。
風雨過後,殊途同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