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大學成立於1955年的新加坡,曾是世界範圍內唯一的一所海外華文大學。在1955年前後,南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地區沒有一所華文(中文)大學。因此,從小讀華校的南洋華人(主要指馬來西亞華人和新加坡華人,1965年新加坡才從馬來西亞獨立)的孩子們讀完中學就沒有書可讀了,這就意味著南洋華人的最高文化也就止步於高中學歷。而且那時候的英國殖民政府,對馬來西亞半島的華校恨之入骨,做夢都想把所有的南洋華校拆了,所以他們更不可能支持華人建立中文大學了。不過,天無絕人之路,1953年,馬來西亞新加坡福建會館的主席陳六使先生,號召大家一起建立中文大學。作為表率,陳六使自己就捐款500萬,在當時,500萬可以在馬來西亞建10座高大豪華的圖書館;同時,他還捐出500畝場地用於建華文大學。於是,在陳六使的帶頭下,整個南洋的華人紛紛效仿,就連1770多名普通的拉車車夫也將自己的收入捐助於華文大學的建立,甚至舞女們也開辦義賣活動支持建學校。

終於在1955年,南洋大學成立了,但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是用南洋華人的血汗和淚水換來的。南洋大學位於現在的新加坡,但在1955年之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都沒有建國,1957年馬來西亞聯邦成立,1963年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新加坡才宣布獨立。因此,南洋大學的建立凝聚著所有南洋華人的心血和汗水。但從1957年馬來西亞建國以後,馬來西亞政府開始限制和打壓華文教育。為了維護和捍衛華校的權益,以林連玉為首的大量南洋華人,飽受外界各種精神上和身體上的折磨和迫害,有的甚至被送進監獄。1961年,馬來西亞政府頒布了教育法令,林連玉等華人為了保護華校,被剝奪馬來西亞公民權,教師資格也被註銷,所有的個人著作被判為「禁書」。但英雄就是越挫越勇,後來,林連玉發出了「為華文教育而犧牲永不後悔「的心聲!在林連玉先生一段珍貴的演講紀錄片中,他說道,「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的靈魂,它的價值,跟我們的生命一樣重要!為了保衛我們的文化,我們可以讓別人從我們的屍體上踏過!但是我們,不能忍受任何人剝奪我們神聖的權利,不允許任何人傷害我們民族的自尊心!「

南洋大學雖然建成了,但華文大學的地位一直不穩定,而且當時剛成立的新加坡政府也反對華文教育,舉國推崇英語教學。終於在1980年,南大理事會發表聲明,決定接受時任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建議,把南洋大學與新加坡大學(1962年,馬來亞大學位於新加坡的校區獨立為新加坡大學)合併為「新加坡國立大學」。而南洋大學的原校址,被剛成立的」南洋理工學院」所用。令人惋惜的是,南洋大學作為唯一一個海外中文大學,只有短短的25年歷史。

參考資料
[1] 新加坡國立大學
[2] 維基百科-新加坡國立大學
[3] 維基百科-南洋大學
編輯:PG
排版:FeiFe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