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創校115周年傑出演講者系列活動開幕式上,新加坡教育部長黃循財發表了主題為「塑造教育的未來」的演講。
他表示,為處境困難的學生最大限度地提供機會、為學生創造多種受教育途徑、培養書本知識以外的軟技能以及推動跨學科學習將成為新加坡教育體系的四大重點。未來,除了在校生,我們還要鼓勵所有新加坡人共同培養終身學習的精神。

新加坡教育部長黃循財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為慶祝創校115周年所舉辦的NUS115傑出演講者系列活動開幕式上,闡明了改善新加坡教育體系的主要策略。
鑒於全球範圍內多變的地緣政治局勢以及數字時代的不斷發展,相關重大改革勢在必行。
黃循財表示:「這勢必是一場艱難的旅程,眾多的行業和工作者都將受到影響。」
那麼,這對教育的未來意味著什麼?
黃循財於今年7月就任新加坡教育部長。他強調,單一的教育方法或準則並不足以幫助新加坡的年輕一代來應對這個日新月異、複雜多變的世界。他計劃在前任部長的成就基礎上,尋求進一步改善新加坡的教育體系。
幫助困難學生
第一項策略是為處境困難的學生最大限度地提供機會,並確保教育始終是振興社會的中堅力量。
政府將繼續對學前教育的可負擔性、普及性和教學質量進行大力投資,並重點關注在學校表現不佳或家境困難的學生。
黃循財說:「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逐漸引起大眾關注。我們將與學校以及高等院校合作,希望從多方面減輕學生因心理健康問題而產生的困擾,同時加強同輩間的互助,招聘並培訓更多教育工作者擔任輔導員,全力幫助有需要的學生。」
多種成功路徑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新加坡教育部將繼續為他們的成長提供多種途徑。
黃循財強調了教育系統的不同組成部分(例如新加坡國立大學等綜合性大學、其他專業性更強的大學和應用型大學)所能發揮的重要作用。
此外,新加坡還擁有各類專業學校,例如藝術學院、技能與職業教育類理工學院和工藝教育學院。「多元化的教育體系是新加坡的關鍵優勢,我們必須繼續堅持這一模式。」
培養課堂外的軟技能
第三項策略是培養學生的軟技能和正確的人生態度,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其中包括建立人際關係、團隊協作、創造性思維以及自主學習等能力。
黃循財認為,這些軟技能聽起來可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似乎人人都能做到,但實際上需要不斷地練習。
因此,教育部將從明年起開設一門全新的品格和公民課程,以加強道德價值觀和品格的培養,重點將放在網絡健康和當代問題的探討上。他說:「我們的學生應該對同胞懷有強烈的責任感,樂於助人,並幫助他人成功。」
推動跨學科教育
第四項策略是推動跨學科學習,支持職業流動性以及學習和認知的靈活發展,使新加坡人能夠更好地迎接充滿活力和不確定性的未來。
黃循財表示:「我們必須培養洞察事物間廣泛聯繫的能力以及跨學科協作的能力,讓學生認清現實,意識到許多問題既複雜又相互交織。現實世界中的問題不能僅靠工程師、建築師或科學家,或來自單一學科的人來解決,這需要不同技能的結合。」
與此同時,學科的專業化也很重要。黃循財強調,我們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尤其是在數字化時代,知識的爆炸式增長目不暇接,即使僅在少數幾個學科領域,我們也很難跟上事物的發展變化……因此,我們應該鼓勵有才華、有熱情的學生儘可能地發展自我,在所選擇的領域裡追求卓越。」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教授發表歡迎致辭。
新加坡國立大學在跨學科教育方面走在了行業前沿。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教授在歡迎辭中表示,學校將繼續突破學科邊界,並率先開展綜合性跨學科教育。
他說:「通過跨學科教育,學生將學習如何運用並整合跨學科和跨環境的知識、見解、技能和經驗,從而將各種觀點和見解在更大範圍內相互融合。我們的學生也將因此能夠在面對複雜問題時,提出更多樣、更優質、更明智的解決方案。」
包括跨學科教育在內,新國大在研究和教育等各方面所起到的帶頭作用得到了教育部長黃循財的充分肯定。
「新加坡國立大學能夠在轉型變革中發揮引領作用,你們已經走在了這一條道路上,並且有能力繼續引領發展。新國大是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但這裡毫無保守的思維和思想。你們始終保持著創業的心態。」

左起:新加坡國立大學教務長何德華教授、教育部長黃循財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陳永財教授。
提倡終身學習
黃循財認為,雖然高等學府和學校將發揮重要作用,但每個新加坡人「都必須將終身學習培養成個人習慣和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他說:「畢業生在工作中必須不斷地學習新事物。」
年近40歲的Eric Liu先生就是學習的榜樣。Eric Liu去年以優異的成績從新國大畢業,獲得了電子工程榮譽(最優)學位。
Eric Liu最初是一名生產技術員。為了提升自我,他先在義安理工學院(Ngee Ann Polytechnic)修讀了在職文憑課程,然後再加入新國大攻讀在職的電子工程學位。憑藉新的技能,他在個人職業發展上不斷進步,並獲得了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的數字硬體工程師一職。
NUS創校115周年系列活動
黃循財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創校115周年傑出演講者系列論壇的開幕演講者,該系列活動旨在紀念新加坡國立大學自1905年成立以來走過的115年征程。
陳永財校長表示,該系列活動原計劃於今年年初啟動,但新冠疫情的爆發打亂了計劃。儘管如此,由於新加坡新冠疫情多部委特別工作小組的出色領導、積極進取和堅定的決心,有效地控制了本地疫情,使得該系列活動最終能夠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順利啟動。

教育部長黃循財在梁慧思教授主持的問答環節回答問題。
問答環節
黃循財還在氛圍活躍的問答環節中回答了來自新國大學生、教職員工和校友的問題。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務長(專碩課程與終身教育)兼持續與終身教育學院院長梁慧思教授主持了問答環節。
在回答學校該如何幫助學生在當前條件下適應環境並為新加坡做出貢獻的問題時,黃循財指出,新加坡的大學已經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點擊下方觀看視頻 :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在這一時期,鑒於許多畢業生擔心找不到工作,大學已經加大了對學生的支持力度,例如提供工作匹配和職業諮詢服務,政府還推出了培訓計劃。他說:「我們當然希望(學生)能夠找到全職工作,但在這場危機中,如果真的找不到全職工作,仍可以嘗試政府資助的學生培訓機會。」
他還指出,如果包括培訓計劃在內的話,新加坡今年的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與新冠疫情之前不相上下。他說,鑒於其他國家嚴峻的就業形勢,這可謂是「巨大的成就」。
黃循財認為,除了眼前的危機,大學還可以超越書本知識,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探索精神以及終身學習的卓越精神。
再加上教育部的戰略推動措施,相信能夠幫助新加坡年輕一代在新的世界秩序中蓬勃發展。
文章英文版原載於NUS News,原文標題為Education Minister Lawrence Wong lays out four strategies to prepare students for the futu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