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歸有一天,你們放棄了綠卡,離開了新加坡

2018年07月14日   •   15萬次閱讀

每年有的近1200多人

放棄新加坡國籍

這個號稱是地表最強的護照

被一剪刀剪成兩半

你有多少次的在樟宜機場

目送好友義無反顧離開的背影?

前年,新加坡政府

批准了2萬多新公民申請

3萬多的新PR申請

還是有很多人獲得身份時

欣喜不已,奔走相告

樟宜機場的客流量高達6千萬人次

新加坡,是世界的航空的中轉站

「有人來,有人走」

新加坡,是否也是你

人生的中轉站?

我放棄了PR,離開了新加坡

曾經為了PR

你都放棄了什麼?

讀了自己不擅長的移民熱門專業?

四、五年不回家,拼工作?

放棄苦苦堅持了很久的異國戀?

我有個小夥伴為了PR

甚至放棄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

……

然而讓人疑惑的卻是

最後這些人中竟有人放棄了

來之不易的PR

離開的理由各不相同

你,是哪一種呢?

為了前程,我走了

「我在新加坡一間大公司做經理

最近有中國的獵頭找到了我

待遇給的特別豐厚

我左思右想接受了這個offer

當初我來新加坡就是

為了前程和待遇

然而,現在選擇回國

卻不僅僅是為了這些

我老婆跟我來這裡

一直都找不到什麼適合的工作

而且她在這裡也沒什麼朋友

每天過的寂寂寥寥就等我回家

我拿到了成都公司的offer

離我倆家鄉特別的近

爸媽聽了這個消息很開心

他們也始終適應不了

這個冷漠而陌生的小島城市

周末溜溜鳥,打打太極

早上去趟早市買菜

這,才是他們的生活

現在兒女又要回到身旁

(至少比新加坡近)

他們說終於無牽無掛了

我們比他們習慣這裡的生活

但是也始終缺乏一種歸屬感

新加坡的身份不是最難跨越的門檻

認同感才是

她陪我從少年走到成年

支持我的每一個選擇

但是她心裡的寂寞,我懂

看著她眉開眼笑地暢想新生活

盤算著成都有哪些火鍋網紅店

和成都的朋友拉群

計劃著相約相聚的時候

我覺得,這個選擇是對的!

這麼糾結下去,永遠都還是在糾結

但是一旦做出了決定

我們的新生活就在眼前了」

為了更好的選擇,我走了

「新加坡太熱了,受不了

赤道的太陽很毒

哪哪都太小了

走到街上總讓人覺得很煩躁

對於我來說,只有半夜的

新加坡才讓人覺得舒服

因為真是太寬敞了(路上沒人)

太涼快了!!!

很多人來新加坡時

就只是眾多選擇中的一個而已

這裡是去西方國家的

最好過渡和跳板了

來了之後待久了

更覺得應該往上再跳一跳

止步不前的直接結果

就是被困在這個

700多平方公里的小島

我對生活還是有些追求的

比如說有四季變化

有一個大房子養一條狗

周末開車去短途游

。。。。。。

春暖花開,炎天暑月

金風玉露,雪兆豐年

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美死了

四季交替才能轉換心情

釋放積累的壓力和燥郁

這一年四夏短褲拖鞋的,膩不膩?

我們一家人決定去紐西蘭了

那裡,和我追求的生活比較像

當然我也不是沒有準備

在去之前做過很多對比和考量

紐西蘭的平均薪水45185新幣

月薪大概是3765新幣

可能沒有在新加坡賺的多

但是這裡花費也少

地廣人稀,綿羊比人多

語言和教育體系和新加坡差不多

我們可以無痛轉換

(新加坡,完美跳板)

房價,醫療還有交通

比新加坡便宜很多

別的貴一些無關痛癢了

這說明,在這裡可以更容易過上

有房有車養一條狗的生活

要知道新加坡組屋不能養大型犬

也不能養貓

在紐西蘭,隨便你養多大的狗

養多少只貓也沒人管」

為了孩子,我走了

「我還是回去吧,太焦慮了

雖然拿到了PR

和公民還是有很大差距

當初我來這裡

很大一部分是為了孩子的教育

孩子在這裡很安全

教育體系也非常健全

但是入學前我就開始焦慮

想報名好的小學太難了

名校和社區小學都好

我知道,但我還是想讓孩子去名校!

從她幼兒園我們就開始布局

申請義工,加入會館

能做的都做

但是能做的真的不多

新加坡學額一年比一年緊張

在任何環節上公民都有優先權

PR的學費都比公民貴

這樣感覺讓我特別焦慮

看著孩子唱的是新加坡國歌

說的是Singlish

卻可能連小學也申請不到

我想我還是回去吧

回去了老人也都開心」

*這位朋友後來又回來了

還慶幸沒有放棄PR,有退路

她說回去發現

國內的競爭也很激烈

學區房太貴,簡直奢侈

就這一件事讓他們邁回去的

腳步又退了回來

這,還只是在國內教育資源

激烈競爭的第一步

我問她打臉疼不疼?

她說不折騰不成活

折騰一圈才覺得沒有遺憾

我來了,新加坡……

有人走就有人來

還有人走了又回來

哥倫布也說了,地球是圓的嘛

來新加坡又有哪些理由呢?

月薪換成人民幣還是有吸引力

空氣好,純屬是為了躲霧霾

想要出國闖闖,小島門檻低

。。。。。。

數不盡,不如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我從中國來新加坡

「出國的朋友說每次回國吃喝玩樂

都覺得太爽了

覺得國內變化很大

但是,像我這種一直在國內

剛有機會來新加坡的人

卻有很不同的感觸

從硬體來說

國內完全不輸新加坡

甚至有很多勝出的方面

但是從生活細節來看

新加坡還是有很多的優勢

就拿我帶娃來說吧

我覺得這裡對孩子太好了

周末我帶孩子去圖書館

這裡寬敞明亮

孩子在沙發上讀書很方便

這裡一年都是四季

雖然很容易滋生細菌傳染疾病

但是好處就是容易出門

在北方冬天孩子沒處去

在家就是玩電子產品

這裡有很多公園和遊樂場

都是給孩子戒電子產品的神器

帶孩子出門也容易

我一個人推車完全沒問題

可以實現無障礙

但是在國內推個嬰兒車

出門就覺挺麻煩的

各種顛簸,各種施展不開

一個國家發達程度不光看GDP

看高樓林立,看國人是如何炫富

而是看對各個群體的考量

我希望哪天我老的走不動路了

還能自己坐輪椅

無障礙的到處去逛逛!

都是我的個人感受

大家不喜勿噴

我不適應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就像是西餐

偶爾吃一頓很夢幻

讓你天天吃你受得了麼

我給從英國來新加坡的朋友接風

問他為什麼離開了英國

選擇了新加坡?

他說他放棄的不是英國

而是整個西方文化

不喜歡,融入不了

他說著說著還頓一下

英國人骨子裡看不上亞洲人

最後他還是下了這個定論

在英國發展局限性太大

到了中層就上不去了

高層全都是白人的天下

最後他還跟我說

他的英國同學好多都回國了

我聽完了有點如魚在哽

曾經我對英國是有嚮往的

現在我想,我應該再想想才好

無論如何

希望選擇了新加坡的他

過的比在英國好」

我走了,又回來了

新加坡就是個你待久了覺得煩

巴不得每天都能買張機票說走就走

然後出去轉了一圈兒就開始想念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