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發布了2022年度的測評報告。
中國大陸此次並沒有參加評估,但新加坡、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及我國港澳台參加了,可以借鑑其評估結果。

PISA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測試由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於2000年發起,每三年進行一次,至今已進行到第7輪,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生學習評價項目之一,被喻為「教育界的世界盃」。
測試面向15歲青少年基礎教育階段,意在了解各國學生是否掌握參與社會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測試起初主要考察各國學生的閱讀、數學和科學能力,於2018年新增全球勝任力(Global Competence)評估項目。
PISA認為,具有全球勝任力的學生有以下四個維度的特徵:

在許多國家和經濟體看到學生學習成果下降的多年中斷期間,日本、韓國、立陶宛和中國台灣能夠保持或改善學習成果、學習機會分配的公平性和學生福祉。
新加坡在整體表現中位居全球排行榜榜首,其次是中國澳門、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和韓國。雖然總體成績水平有所下降,但一些教育系統在縮小成績差距方面取得了進展。
各國在數學、閱讀、科學三個維度的情況

新加坡學生表現情況
數學
排名前十的依次是:新加坡、中國澳門、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愛沙尼亞、瑞士、加拿大、荷蘭。

閱讀
排名前十的依次是:新加坡、愛爾蘭、日本、韓國、中國台灣、愛沙尼亞、中國澳門、加拿大、美國、紐西蘭、中國香港。

科學
排名前十的依次是:新加坡、日本、中國澳門、中國台灣、韓國、愛沙尼亞、中國香港、加拿大、芬蘭、澳大利亞、紐西蘭。

如此亮眼的表現,充分證明了新加坡教育的實力!那麼,為何新加坡在教育方面能夠持續領先全球?

政府重視
一直以來,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將其視為立國之本。在新加坡2022年的財政支出中,教育部支出136億新元,僅次於衛生部和國防部,排名第三。實際上,新加坡以往的教育投資一直穩定在GDP的4%左右,占財政收入約23%,僅次於國防收入。
這種長期的投資使新加坡能夠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包括先進的設施、優秀的師資隊伍和豐富多樣的課程。
因材施教
新加坡推崇「精英教育」和「因材施教」。為了增加教育的靈活性,新加坡實施分流制,分別在小學四年級結束後、小學六年級畢業和初中畢業時進行分流,旨在讓那些在不同領域有天賦的學生能夠發揮所長。
此外,新加坡教育體系由政府執掌,注重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如學術成績、實用技能、創新能力、品德、團隊合作和社會責任感等。

綜合以上因素,新加坡的教育在國際上具有很高的美譽度,更有許多人為了子女教育而選擇移民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