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自雇EP項目憑藉其獨特魅力,吸引著眾多懷揣海外發展夢想的人士。不過,不少人以為拿到自雇EP就萬事大吉,實則不然。要想順利續簽EP並成功轉PR(永久居民),其中大有學問。掌握這些要點,不僅能讓你的移民之路更加順暢,還能深度融入新加坡,開啟全新生活。
首先,公司真實運營是你的根基。新加坡人力部在審核時,會嚴格查看租賃合同、工資流水、稅務記錄等。每月按時發薪、繳納公積金併合規年審,確保公司不是空殼。這不僅是對移民政策的尊重,更是在新加坡長期穩定發展的保障。真實運營的公司,能為你積累良好的商業信譽,也為續簽EP或轉PR打下堅實基礎。想像一下,一家運轉良好的企業,展現出你對新加坡經濟的積極貢獻,移民局怎會不青睞?
其次,需要重視本地員工僱傭。在拿到自雇EP的第二年,若公司營業額上升,建議僱傭1- 2名本地員工。新加坡重視能創造本地就業機會的企業主,這一舉措能贏得社會的認可。與本地員工合作,還能深入了解新加坡市場和文化,助力公司發展。同時,這也是你融入當地社會的有效方式,為轉PR增添助力。
然後,保持漂亮的財務數據。對於小公司而言,年營業額至少要覆蓋年薪。比如,月薪1萬新幣,年薪12萬新幣,公司營業額至少14、15萬新幣。穩定的財務流水是公司健康發展的證明,也是續簽EP的關鍵。亮眼的財務數據,如同一張有力的名片,向移民局展示你的經濟實力和商業能力。
如果能再提升一下個人學歷,就更好了。學歷在新加坡EP的Compass打分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初高中文憑可花半年提升至大專,大專或本科學歷則用10個月到1年提升至研究生。研究生文憑能大大增加續簽和轉PR的成功率。投資自己的教育,就是為未來的移民之路投資。
把握時間線與居住要求。EP滿2年後申請PR較為合適,且每年儘量住滿半年,保持完整納稅記錄。新加坡偏愛「長情」的申請人,穩定的居住和納稅記錄,彰顯你對這個國家的歸屬感和誠意。
同時增強社會融入度。如積極參與義工和慈善活動,讓孩子就讀本地公立學校,購買商業保險,甚至考駕照、買車買房,這些行為雖未明確表明會加分,但充分展現了你的穩定性和融入意願。當你全身心融入新加坡社會,它也會以開放的懷抱接納你。
新加坡自雇EP項目為你提供了一個在海外發展、融入多元文化的機會。只要掌握續簽和轉PR的要點,認真規劃,你就能在這片充滿機遇的土地上實現夢想,收穫事業成功與美滿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