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歌唱比賽冠軍的中印混血大馬歌手余艷珊來新跑台。混血兒的高顏值、外加能唱七種不同語言的歌曲,令她活動接不停,今年至今已在新馬兩地接了20場歌台。
馬來西亞歌手余艷珊1日晚間,為裕華31街商店小販聯誼會舉辦的歌台,擔任壓軸特別來賓。中印混血的身份,讓她擁有一副深邃的五官,加上姣好的身材,一上台就引來現場連連的歡呼聲。
選秀冠軍
現年31歲的余艷珊,2009年參加由中馬的廣播單位聯合舉辦的《全球閩南語歌曲創作演唱大賽》,並一路過關斬將,脫穎而出奪下冠軍。
不過演唱摘冠歌曲《嗆聲》時,身著一襲清涼的印度服裝,卻讓外界質疑,她是因為火辣的身材才獲青睞。對此,艷珊直言不諱:「很多人說我是因為性感獲得冠軍,我也承認當年的我,歌唱技巧不是那麼強。」
但余艷珊表示,這都是當年的事了,現在的她在不少藝壇前輩的指點下,歌藝大有進展,對自己也變得更有自信。

語言天分
其實余艷珊的親身母親是印度人,父親則是華人。但在她很小的時候就被一對華人養父母領養長大。年幼時期的她,也曾厭惡自己中印混血的身世。直到她15歲,踏入娛樂圈,才發現原來混血兒的身份,反而成為她引人注目的優勢,自此後她開始接納自己。
她說:「從此之後,我覺得我是中印混血兒,我感到很光榮,然後我會欣賞我自己,對自己也蠻有自信的。」
而能歌善舞的余艷珊,也會善用優勢,把印度元素,如肚皮舞融入自己的表演內。此外,她還是個多元化的歌手,能夠演唱多達八種不同語言的歌曲,包括華語、粵語、閩南語、潮語、馬來語及英語等。
不過八種裡面,唯獨遺漏了自己血液中流淌著的印族語言,這是為何?對此,余艷珊坦言,自己曾考慮學淡米爾話,但卻「怎麼學也學不會」。

漁村之光
有趣的是余艷珊從小在外公外婆家長大,居住在馬國雪蘭莪州最北端的一個潮州漁村——文丁哥壩漁村,是個十足十的村中姑娘。成名之後,也有當地媒體特地到她的家鄉訪問,稱她為漁村中挖掘出的「黑珍珠」。
其實,余艷珊從小就展現出演藝天賦, 跟媽媽去喝喜酒時會跑上台,「稱霸」卡拉OK點唱的環節,還被發覺當上小歌手。直到她15歲那年,正式加入馬來西亞的虹城歌舞團後,才開始長達八年的專業歌舞訓練,成為一名專業舞者。
至於正式成名則是在參加了不同的歌唱比賽,包括馬來西亞付費電視Astro歡喜台的《歡喜來卡啦》獲得六強、《閩南語創作演唱大賽》獲冠軍,以及在台灣選秀比賽《華人星光大道2班》作為魔王,踢館成功。
一路走來,從淳樸的漁村孩子,到跑遍各大活動的歌手,余艷珊坦言,自己確實成為了村裡之光。
她也分享,這個僅有十戶人家的漁村,村民為她做出的感人事跡。 「我獲得全球冠軍,回到文丁哥壩漁村的時候,我的村民全部都為我舉辦了一個慶功宴。」

余艷珊在裕華商場舉辦的中元晚會上帶來壓軸表演,台下拿吉他的觀眾跟著勁歌熱舞。(照片:陳韻兒)
她也直言,自己未來的目標是要開一場個人演唱會。但她也明白,開辦一場演唱會實屬不易,因此不會急於在短時間內完成夢想。
「這個是我人生中的,最後一個舞台的大夢想。」
- CH8/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