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同學聚會,正巧X同學抱怨兒子選擇了文科,擔心未來高考優勢沒有理科好,擔憂將來就業賽道沒有理科寬闊。我聽後不以為然,給她舉證一番,大讚其兒子選擇明智,未來一片光明。這當然不是安慰之詞,確是表達了我的教育觀點:找到自己的興趣,堅持自己的夢想。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這個沒有答案的話題。
根據《財富》雜誌的調查發現,全球500強企業領導人中,有超過三分之一都畢業於人文相關科系,而非理工背景。

傳奇人物1
蘇珊·沃西基(Susan Wojcicki)
YouTube執行長
畢業院校:哈佛大學
所修專業:歷史與文學
沃西基曾在哈佛大學主修歷史和文學,談及自己的大學專業,她認為受父母影響最深。
父親是史丹福大學物理學教授,母親是高中老師,從小就生活在學術氛圍濃厚的校園裡的沃西基發現,周圍人的目標不是成名或者賺錢,而是想要做自己感興趣以及對世界有意義的事情,比如研究螞蟻或地震學,專攻數學或古典拉丁文學。
抱著繼承父母衣缽想法準備進入學術界的沃西基,卻在上了一次計算機科學選修課後,改變了自己的發展方向。

1990年,她從哈佛畢業後在矽谷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1998年,為了還房貸,她把家裡的車庫出租給了兩名史丹福大學的研究生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後來谷歌就在這個車庫裡誕生了。
受邀進入谷歌后,她成為了谷歌第16位員工,谷歌500億收入中87%就出自她手,被譽為最會賺錢的谷歌高管;2014年,她出任Youtube的CEO,2015年曾入選時代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人。

傳奇人物2
亞歷克莎•赫希菲爾德(Alexa Hirschfeld)
Paperless Post聯合創始人
畢業院校:哈佛大學
所修專業:古典學
以製作堪比紙質感覺的個性化電子請柬而聞名的「無紙郵件」(Paperless Post),由亞歷克莎•赫希菲爾德和弟弟詹姆斯•赫希菲爾德(James Hirschfeld)在2008年共同創立。
當年詹姆斯希望在自己21歲生日時,可以給朋友設計出特別的派對邀請卡,由此成為姐弟兩人創立Paperless Post的契機。
他們在父母曼哈頓家中的客廳里構想出了商業結構和產品,詹姆斯在大學宿舍里確定了設計美學理念和網站的風格。
創業之前,亞歷克莎曾在CBS擁有一份安逸的編輯助理工作。

提及自己為何辭職創業,亞歷克莎在2011年接受採訪時透露「我想干一些大家還不知道怎麼做的事情,如果我成功了,那就為創造性提供了更多的發揮空間。」
到2010年6月,姐弟兩從天使投資人共籌集到600多萬美元,發展至今,它擁有4500萬名用戶,並成為了美國郵政服務公司的最大競爭對手。

傳奇人物3
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
星巴克前CEO
畢業院校:北密西根大學
所修專業:傳媒學
出身於紐約布魯克林區工薪階層家庭的他家庭貧困,靠著足球獎學金入讀北密西根大學,成為家裡第一個大學生,並一邊借學貸一邊打幾份工。
談及自己的大學時光,他曾在回憶錄說道,「大四的時候我選修了幾門商業課,因為我開始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
1975年畢業後他加入Xerox銷售部,28歲成為生活用品品牌Hammarplast的副總裁兼總經理。

1982年加入星巴克,並自薦擔任公司營運總監,當時星巴克只有三間小分店,並只賣咖啡豆、茶和香料。如今,它成為了世界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在全球擁有超過兩萬多間分店。
霍華德認為自己的成功來自於「對生活持久不變的熱情」,從離開生活多年的布魯克林到獲得大學學士學位,這給了他「繼續做夢」的勇氣,他曾這樣鼓勵創業中的兒子「如果你需要的話,我們會以不同方式幫助你,但是你應該追隨自己的夢想,加上你自己的激情,可以想像得到結果會很美。」

傳奇人物4
邁克•艾斯納(Michael Eisner)
迪士尼公司前CEO
畢業院校:丹尼森大學
所修專業:英國文學與戲劇
曾帶領迪士尼打了翻身戰、改寫了迪士尼歷史的邁克•艾斯納,在1964年離開校園後的職業之路並非十分順遂。
頂著英國文學和戲劇雙學位畢業的艾斯納,曾希望在巴黎定居開始創作生活,然而,最終他發現了自己創作上的不足,於是回到紐約,在國家廣播公司(NBC)從基層做起。

《今日美國》採訪他時曾問及「當年修讀人文科系是否感到後悔?」
艾斯納回答道,「當初讀人文學科看似沒有多大用途,但是,我後來發現歷史和人文教會我的不是直接上手的硬實力,而是讓我明白『體察脆弱'的軟實力。
當人們面對挫折時,我更能夠理解他們一言一行背後所代表的意義,這對於我在職場上的人際關係處理有很大幫助。
另外,人文科系所強調的獨立思考,也讓我在歷經考驗時,能夠快速分析利弊與轉換思維。」甚至艾斯納還鼓勵三個兒子修讀人文科系。

傳奇人物5
馬雲Jack Ma
阿里巴巴創始人
畢業院校:杭州師範學院
所修專業:英語
阿里巴巴的馬雲在大學學的是英語專業,在他看來,學英語的目的是交流,正是1995年的一次偶然出差讓他見識到了網際網路的無限潛力。
他的故事,已經家喻戶曉了。

除了以上這些,其實還有很多文科專業出身的各行各業精英代表。
人文知識強調是是自我審視、自我信念與自我表達,它能夠幫助更好地培養一個人的在商業行為中至為重要的情商和洞察力。

要想應對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和技術挑戰,除了掌握必備技能,還要學會對人文背景進行批判性思考。而文科學生接受的正是這方面的培訓——讓你懂得換位思考,通過探究人類行為的因果嘗試找到創造性問題的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