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薇秀在演藝圈20年,有苦有甜。(葉振忠攝)
(新加坡訊)本地演員白薇秀入行20年。她在接受《聯合早報》專訪時說,這20年糊裡糊塗地過,但時間未抹去她工作的勁,只是現在使勁的事有別以往。
以一件簡單的事為例,她過去為了以最佳狀態亮相「紅星大獎」,在典禮舉行的半年前開始嚴控飲食,不吃澱粉,專吃不加任何調料的雞胸肉。現在的她,不會這麼做了,寧可吃飽才赴會。白薇秀在2022年8月接演新戲「Shero」後,為了劇中女保鏢的角色,在開拍前自費找教練鍛鍊體能。
先來細數白薇秀在娛樂圈的戰績。她18歲那年參加新加坡環球小姐比賽,之後參演電視劇《九層糕》。她是2004年紅星大獎最受歡迎新人獎與十大最受歡迎女藝人獎得主。2006年,她和陳鳳玲、劉子絢、歐萱、瑞恩、謝宛諭和姚懿珊被冠以「七公主」之名。她是兩屆紅星視後,在2010年和2012年分別憑《小娘惹》和《樂在雙城》封后。

白薇秀在《小娘惹》飾演黃玉珠,她憑此角在2009年首次奪下「紅星大獎」最佳女主角獎。(新傳媒提供)
記者上一次跟白薇秀做深入專訪是在2017年,當時她懷著第二胎,同年她上「神台」領超級紅星獎。2020年舉行的亞洲電視大獎上,她憑藉英語劇《最後的夫人》獲得最佳女主角(數碼平台)獎,隔年以《觸心罪探》蟬聯此獎。
前10年被牽著走
談起入行的前10年,白薇秀說:「當時的我很懵的,老是被人家牽著走,別人說怎樣做,我就跟著做,但其實他說的是對或錯,我都不知道,但就是挺聽話的。」她認為,當年的自己並非沒有立場,而是立場不夠堅定,別人的話聽似有道理,她就信了,若沒詢問他人意見,她會感覺迷惘。

白薇秀憑《樂在雙城》中的角色,拿下2012年紅星視後寶座。(檔案照)
演技上,她覺得前10年處於掙扎期,一方面覺得演技不夠好,另一方面總希望爭一口氣。「我希望大家可以看到我的演技不差。早期的我,很多時候覺得別人在給我壓力,後來慢慢明白,人家沒辦法給我壓力的,那是我給自己的壓力。」
入行10年後,戚玉武走進她的生活,潛移默化下,她有所改變。「他很有立場,跟他在一起後,我才發現,當我老是把自己的感受放在一邊,只聽別人的話,就會慢慢忘了自己的感受。」

戚玉武(左)和白薇秀2013年首次以情侶身份在《警徽天職3》中飾演情侶。(檔案照)
白薇秀跟阿武發展成戀人前,有過另一段廣為人知的戀情。愛情長跑無法開花結果,她坦言心碎過,但心碎感會化為歷練,有助演技。「經歷一段失敗的戀情後會有所學習,遇到對的人後也會學習,這些剛好在我入行10年後發生。」
得獎後遭質疑
另一件讓她心碎的事,是以前舉凡得獎就會被講,遭質疑「視後應該頒給別人」「憑什麼得獎」,仿佛她名不正言不順。
記者提出,如今得獎好像不會被講了。她直言直語地說:「可是,現在沒得獎了。」
她繼而說:「這幾年被提名視後,都沒有拿獎,但有圈內人覺得我應該拿的,這些話聽了挺安慰的,這種感覺也不錯。」
白薇秀漸漸懂得以柔制剛,她以前說話太直接,語氣不知道怎麼放軟,待人處事方面因此碰釘子。「這幾年開始覺得,以柔制剛比較有用。我想,這可能也跟我老公有關,遇到對的人,他會把我柔的一面帶出來,我現在處事較婉轉,想得更周全時,對待事情的反應自然不一樣。」
對負面新聞「改觀」
在娛樂圈有一個說法:藝人有負面新聞,總好過沒新聞。
白薇秀說:「現在挺認同這句話,有新聞好過沒有新聞。可能是因為我的抗壓能力比以前強,我最大的改變之一是,已經能夠退一步,以宏觀視角看待事情。」
她主動提及近年引起爭議的事件,包括2021年在IG暗示被裝修商砍菜頭,貼文引髮網民熱議;2022年在《聯合早報》專欄《我不懂》中坦言,沒有跟進烏俄戰事,引來讀者批評。記者補上,她同年在社媒說「在新加坡覺得椰子好貴不捨得喝」也引起爭議。
她說:「我為什麼要發表那些看法?其實我可以不那麼做,但我覺得有必要,須要讓支持我的人知道我的立場是什麼。我一直認為,大家可以有不同的意見和觀點,可以交流,不一定要同意我的說法,但不應該把不同的聲音滅掉。」

現在的白薇秀依然敢言,但懂得以柔制剛。(葉振忠攝)
白薇秀指出,現在的人似乎更「健忘」。她說:「不用去在意負面新聞,因為很快會被忘記。我覺得以前一個新聞出來,大家會記很久,現在如果發生大事,鬧得火熱,不過一會兒,大家很快就忘了是什麼事。」
回看「七公主」
雖然「七公主」已為陳年往事,但如果沒問白薇秀相關問題,這篇專訪有欠完整。
白薇秀不諱言,當年對「七公主」這個詞反感,「公主之名感覺很prima donna(有妄自尊大之意),但我不是啊。有對比,有排名,我覺得不是很健康,不應該是這樣的,大家應該攜手把事情做好,而不是被排名。」
七公主稱號所帶來的轟動、競爭和紛擾,身為當事人難以置之不理,若想處之泰然,心理素質要很強。
從封號抽身之後,她有了另一番體會,「對比現在,我覺得那個時候的娛樂圈很精彩,觀眾至少會記得這七個人,以及她們個別的特色。現在沒有這些稱號,有時候不知道新人當中誰是誰,所以回頭想,我雖然真的很不喜歡公主稱號,但那時候確實很精彩有趣。我覺得,現在的娛樂圈應該繼續有這樣的包裝。」
懷孕時以為事業告終
走了多年演藝路,現在依然有甜有苦。
白薇秀最沒勁的時候,是懷第一胎期間。「那時候沒跟新傳媒續約,突然間從全職藝人成為獨立藝人,沒有經理人照顧,沒有月薪,又即將迎來第一個孩子。其實挺可怕的,難以預料接下來的情況,覺得生了孩子後會被歸類,演藝生涯會因此告終,我擔心,我害怕,覺得可能演不了戲了。」
她拍得獎作《最後的夫人》,也嘗到當演員的苦。該劇夜戲多,她幾乎每晚都超時拍攝,會趁每場戲的時間細縫,在片場躺著休息。「我知道前輩演員以前因為拍戲幾天沒睡,我沒有這樣的經驗,所以對我來說確實辛苦。但回想起來,也覺得甜,可磨練我的忍耐力,後來到澳大利亞拍『Shero』時,我覺得整個拍攝過程挺舒服的。」

白薇秀以英語劇《最後的夫人》角色贏得亞洲電視大獎視後。(新傳媒提供)
白薇秀說,當演員是孤獨的,縱使可跟導演討論戲份,最終還是得靠自己呈現角色,「沒有人幫得了你,感覺不到就是感覺不到,壓力在自己身上,其實很孤獨。」
當孩子的好榜樣
白薇秀和戚玉武育有7歲女兒和5歲兒子。記者問她,當好媽媽和當好藝人有牴觸嗎?
她認為,這關乎「好媽媽」的標準,個人不覺得有牴觸,「投入時間拍戲,陪孩子的時間會變少。但我的看法是,我做喜歡的事,從工作中獲得能量,可以不斷自我進步。我覺得這麼做是為孩子樹立榜樣。當孩子的好榜樣,對我來說,也是好媽媽的要點。除了照顧他們吃喝拉撒,也希望他們獲得精神滋潤,這方面,我有做到。」
白薇秀笑說,不曉得兒女是否了解父母的工作,「但他們知道紅星大獎,知道我們會穿美美出場。他們也習慣在外頭時,有觀眾找我們合照。他們應該漸漸地有『什麼是演員』的概念。」
她在兒女眼中並非最佳女主角,而是「最佳說書人」,她講故事的能力,贏得孩子青睞,獲得五顆星的讚許。

白薇秀在孩子心中是「最佳說書人」,右為她的長女。(取自藝人社媒)
藝人不能與網紅並論
談到現今演藝圈的大環境,白薇秀說:「有一點讓我挺難過的,我覺得藝人會遭受來自網紅的壓力。我經常跟年輕演員說,我們不是網紅,不應該拿自己跟網紅比。我們的流量數據,不可能比網紅好。拍戲期間,我們在社交平台基本上是『消失』的,但網紅不一樣,他們的工作就是天天創作網絡內容沖流量。拿演員和網紅的流量相提並論,這是極度不公平的事。」
她指出:「現在的演員會受到打擊,老是覺得流量不比網紅好,然後想要搞好數據,像網紅一樣去拉流量。現在有很多演員沒有時間去提升自己,演技沒辦法突破,因為他們在乎的不是精進演技,而是數據。那怎麼有時間多看書,去上課,看別人表演,去實驗舞台?做這些精進演技的事是沒有流量的……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些演員戲演得不怎麼樣,數據也沒怎麼樣。」
白薇秀補充說:「以前很注重劇本和角色,導演會雕戲,演員得把戲演好;戲一出街,觀眾會因為一些經典人物和經典電視劇而記住演員。現在的演員少了這樣的機會。」
她並非對網絡內容不屑一顧,她未接新劇時,在2022年推出播客節目《我知道些什麼?》(What Do I Know?),並擔任主持人訪問各界嘉賓,她不排斥日後推出新一季節目。

白薇秀(右)攜手媒體友人推出播客節目《我知道些什麼?》,曾訪問網紅李安(左)。(ZYRUP Media提供)
不希望因年齡被歸類
白薇秀如今女人四十,但她不希望被歸類為只能演成熟女性角色。
她說:「我沒有想太多關於40歲的事。我很希望人們不會把我歸類成『40歲的演員』,好像之前我懷孕當媽媽後,被自然而然地歸類般。希望大家用我現在的樣子,考量我能演什麼年齡階段的角色。我都可以演的。」
步入新的年齡段,白薇秀覺得最可貴的是擁有更多人生智慧,「最重要的一點是,我確定我還是想要繼續拍戲。」
圖/文:取自《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