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為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各種稅收激勵機制的稅務便利不僅使新加坡具備優越的經商環境,其良好的地理位置、發達先進的基礎建設、穩定的政治環境、多元豐富的社會文化、頂尖的教育資源等等更是成為了商業拓展和移民最熱門和最佳的選擇。
那麼究竟有哪些途徑可以最快最方便移民新加坡呢?究竟哪一種途徑最適合你呢?一起往下看一看~
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GIP
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針對營商經歷豐富並有意藉助新加坡為平台拓展國際業務的成功企業家設計了《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即為申請人一步到位直接申辦新加坡永久居留權,簡稱PR。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出台了全新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GIP),更新的GIP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包含以下3種方案:
方案 A:投資至少1000萬新幣建立新的商業實體,或擴充現有商業實體。
方案 B:在新加坡投資不少於2500萬新幣於一隻主要的投資新加坡企業的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基金。
方案 C:在新加坡投資不少於5000萬新幣建立新的或擴大現有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的管理資產不少於2億新幣。
申請人個人背景要求分為四個類別,滿足任一身份即可申請:

優 勢
● 申請人和其直系親屬可以直接拿到永久居民綠卡,實現全家移民;
● 申請人在申請批准後才需要進行投資,且公司資本得利免徵稅;
● 投資方式較為靈活。
挑 戰
● 投資金額較大,且申請人一定要實際運作公司或者投資基金;
● 申請人需要通過嚴格的評估審查,對於公司審計年報的合規性要求極高。
家族辦公室項目
家族辦公室的概念非常靈活,其本質是為高凈值家族提供服務的實體。新加坡作為領先的金融服務樞紐,其政府一貫有著利商的態度並且出台了相關政策以保證新加坡的高吸引力。
該方案適合有投資需求,並且願意以新加坡作為出海口開展世界範圍投資的投資人。其最大特點是可以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申請家辦免稅牌照。
家辦免稅牌照分為兩種:

優 勢
● 符合要求的家辦可以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申請免稅牌照;
● 申請人在獲得MAS原則性批覆後獲得就業准證的機率極高;
● 家辦需要在新加坡本地投資,也是對本地做出貢獻,因此獲得綠卡的機率也相對更高;
● 新加坡作為一個開放市場,投資人可以很方便的進入其他國家進行投資。
挑 戰
● 家辦所管理的資金要求高,考驗申請人家族的實力;
● 申請人若需擔任家辦管理人員,需要有豐富的投資背景,對申請人背景要求較高。
可變資本公司子基金
2018年,新加坡議會通過了可變資本公司法案。2020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布推出VCC(Variable Capital Companies)管理框架,正式宣布了VCC在新加坡的合法化。
為推動新加坡成為更健全的國際基金管理中心,新加坡正式啟動了可變動資本公司VCC框架。相較於新加坡傳統的基金結構,VCC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它既可以作為一個獨立公司制基金設立,也可以作為一個擁有多個子基金的「傘型基金」設立,這些子基金可具有不同的投資目標、投資者、資產和負債,使得VCC架構更具靈活性。
可變資本公司資助計劃(「VCCGS」)於2020年1月15日首次推出,為期三年,直至2023年1月15日,促進了可變資本公司(「vcc」)在新加坡的採用。自2023年1月16日起,VCCGS的有效期已延長兩年,由2023年1月16日至2025年1月15日。在擴展VCCGS下,金融業發展基金(「FSDF」)將共同資助新加坡服務提供商在新加坡進行的與VCC成立或註冊相關的合格工作的合格費用的30%,每項申請的最高資助上限為S$30,000新元。

總的來說,隨著蓋曼群島、英屬維京群島等離岸司法管轄區對基金設立的透明度、監管和經濟實質要求的不斷提高,VCC架構未來可能成為更多基金管理人在設立境外基金架構時的選擇。新加坡有望藉助這一系列鼓勵境外基金及基金管理人設立的政策,提升其作為全球金融中心和投資基金中心的地位。
現在,申請人在現有可變資本公司的架構下,投資500萬新幣成立子基金,並在新加坡成立資金管理公司用於管理子基金的資產,申請人就可以獲得EP,家屬獲得家屬准證DP, 並且可以申請新加坡綠卡以及公民資格。
優 勢
● 資金門檻相對靈活;
● 共享母基金公司資源;
● 子基金由持牌基金經理管理,對投資者背景要求較低;
● 可享受基金稅務減免;
● 子基金之間的債務是獨立的,互不影響。
挑 戰
● 需要每年定期繳納子基金管理及法律費用。
Tech@SG項目
符合條件可拿到10個EP准證
對於想要在新加坡發展科技類的企業都會比較關注這個問題:是否能把核心團隊帶到新加坡?又如何在該領域獲得人才?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簡稱EDB)和新加坡企業發展局(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Singapore,簡稱企發局)共同管理,促進全球科技人才進入資質完備的企業的項目——Tech@SG 項目, 為了幫助快速增長的企業在新加坡建立其核心團隊,並能迅速抓住在新加坡和該區域的商業機會。

在這項計劃下,符合要求的公司可以:
● 由EDB擔保為最多10位核心員工申請EP准證。並且,EDB也會保證在這個計劃下申請的EP准證到期後的第一次更新可以獲批。(每次續簽有效期最長為三年)
● 且可獲得EDB出具的公司背書,EDB會向人力資源部 (MOM) 提供公司層面的認可,而公司則可在嚴苛的EP就業准證申請條件下,降低EP被拒的風險,有效提高EP獲批率。
此計劃需滿足公司和個人條件:
● 公司核心業務或服務必須是數字或技術產品或相關服務;
● 在過去36個月內獲得超過1,000萬美元(累計)的股權投資資金,且必須用新加坡公司簽署的股權文件;
● 申請人薪資必須超過5000新幣,並且是公司的核心團隊成員,其職能及資歷符合要求。
優 勢
● 這項計劃的背景是新加坡政府大力支持的行業,對於下一步申請新加坡綠卡(PR)也是良好的背書。
挑 戰
● 需同時滿足公司和個人要求。
科技准證Tech Pass
新加坡科技准證,即Tech.Pass 是新加坡經濟發展局 (EDB)和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SG)於 2019 年推出的 Tech@SG 計劃的擴展。Tech.Pass 由新加坡經濟發展局 (EDB)於2020年推出,首批全球限量500個名額。
旨在吸引成熟或快速發展的科技公司創始人、領導者和技術專家,從而為新加坡科技生態系統的發展做出貢獻,對新加坡進行前沿和顛覆性的創新。個人可以直接申請通行證。

Tech.Pass准證申請者需滿足下面三項條件中的兩項:
● 過去一年的固定月薪至少22,500元新幣;
● 曾在市值至少5億美元(約6.75億新元)或擁有至少3000萬美元資金的科技企業擔任領導職位最短五年;
● 曾主導科技產品的研發工作至少5年,該科技產品的月活躍使用者人數至少10萬人,或年收入至少1億美元。
優 勢
● 相比必須作為雇員的EP,「科技准證」TP更加靈活,可創辦和經營一家或多家科技公司;
● 在任何時候成為一家或多家新加坡公司的員工;
● 擔任顧問或導師,在本地高等教育機構講課,或在一家或多家新加坡公司擔任投資人和董事;
● 為配偶、子女和父母在新加坡居住擔保,並獲得人力部頒發的家屬准證(DP)或長期訪問准證(LTVP);
● 符合續簽標準的持有人,可再續期兩年。
挑 戰
● 申請條件有嚴格的要求,比較適合於從事分析和數據科學、網絡安全、產品管理、軟體工程等領域的科技型人才,或者曾經接受過第三方風險投資或擁有豐富的創業經歷的企業家,同時實際願意在新加坡開展創新業務或者尋求優化國際化職業平台的申請人。
頂級專才准證ONE PASS
頂級專才准證(Overseas Networks & Expertise Pass)是面向商業、藝術和文化、體育、科技、學術和研究領域的頂尖人才的個性化通行證。它允許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同時在新加坡的多家公司同時創辦、經營和工作,從而提供就業靈活性。申請人的伴侶如果想在本地工作也只需獲得人力部同意書(LOC),不必另外申請工作準證。

移民要求,需至少滿足任意一項:
● 連續12個月的每月工資達到3萬新幣;
● 海外申請者須證明自己過去曾在市值超過5億美元或年收入超過2億美元的企業擔任要職;
● 對於在學術界和研究領域的申請者簡歷應列出過去5年內的重要出版物、專利或科技披露。
優 勢
● 在達到移民目的的同時在新加坡可以擁有自己的事業;
● 可隨時同時為多家公司工作,且無需重新申請新准證;
● 1次獲簽長達5年,更新也是5年,在新加坡期間可申請新加坡綠卡。
挑 戰
● 專業領域申請者需提供專業機構認證的背景證明;
● ONE Pass持有人須每年向人力部通報個人專業活動,確保他們做出有意義的貢獻。
商業移民
商業移民可分為四種不同模式:
自雇移民
即為自己僱傭自己,申請人先在新加坡設立公司,後申請工作準證獨立運作這家公司,兩到三年後達到申請綠卡的需要。
合適人群:
● 有商業想法;
● 有充足時間精力和願意在新加坡自己操作運營公司;
● 具備一定經濟基礎。
申請要求:
● 需要擁有大專及以上學位;
● 對於創辦公司有相關工作經驗,學歷則可不計(德眾諮詢曾為高中學歷的客戶成功辦理自雇就業准證。)。
您需要在新加坡擁有一間正在運營的私人有限公司,公司,還需滿足以下條件:
● 有固定的經營場所,並具備租賃合約;
● 公司有開展實質性的業務;
● 聘請本地員工;
● 嚴格按照新加坡法律規定繳納公積金。
優勢:
● 自雇就業准證對申請人的背景無硬性要求;
● 新加坡人力部對自雇准證無嚴格意義上的行業要求,行業選擇相對自由。
挑戰:
● 公司必須先正常運作一段時間後,才可申請自雇就業准證;
● 需滿足一定的學歷要求,大專及以上學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