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帶孩子出國游,你最擔心的事會是什麼?
語言不同,溝通起來太困難?
文化差異,當地習俗不了解?
吃不習慣,影響旅途好狀態?

親子游本身作為一種比較挑戰家長的旅行方式,如果再加上出國游,大多數家長都要兩眼一黑,直呼不可能了。
但近兩年隨著遊學研學不斷走入大眾視野,一種新型親子游也逐漸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旅遊方式。
在遊學團的組織下,孩子可以在保障安全健康的條件下,獨立完成自己和小夥伴們的旅行;家長也可以與孩子共同體驗一場輕鬆愉快的遊學之旅。

在遊學研學的模式下,帶孩子出國游似乎也變成一件更加容易的事。
尤其是去新加坡,把不屬於國內的美景看了,還能隨時開啟回國模式。
一起來看看怎麼回事吧!
PART.01 熟悉的華語,在耳邊響起

在新加坡,你可能會聽到不止一種語言。
其中就有熟悉的華語。

新加坡有四分之三的國民都是華人,而且這裡的人們從小就接受雙語教育,基本上都會說華語。
所以去新加坡遊學,根本不用擔心有語言溝通的障礙,不怕聽不懂,瞬間讓出國游的不適感降低了一大半。

在新加坡,你不僅能聽懂,還能看懂。
新加坡不管是路標還是各種標識,都標有漢語,就算英語不好,在新加坡也不怕迷路。
PART.02 異國的風情,是新的風景

去一個新加坡,相當於去了好幾個國家。
由於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造成了這裡擁有豐富的多元文化氛圍。

如切路:這裡有新加坡最本土的風情文化。如果你想感受傳統南洋風格的魅力,和當地的娘惹文化,不如來這裡深入體驗一番。

小印度:新加坡的印度種族聚集區,穿梭在這條小巷中,你能從滿街的香料氣味和隨處可見的花環中,領略到印度風情的特色。

哈芝巷:這是新加坡一條別具風格的特色文藝小巷,到處是滿牆的手繪塗鴉。而且在不遠處還有甘榜格南的金頂教堂——蘇丹回教堂,是新加坡最壯觀的回教堂。
PART.03 多元化美食,有家鄉味道
很多人出去旅行,常常會水土不服,不習慣當地的飲食。
但是在新加坡,你幾乎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新加坡因其多元種族文化,傳統美食也受到了多地影響,其中就有受到我國南方一些飲食文化的影響。

比如海南雞飯。
新加坡人最愛的美食之一「海南雞飯」,它在新加坡全國小販中心隨處可見,也是很多大餐館乃至酒店咖啡廳的菜品。
這道菜是根據早期來自中國南部海岸外海南島的移民的食譜改編而成。海南當地人稱這道菜為 "文昌雞"。新加坡式海南雞飯的烹飪方法起源於海南,但如今加入了獨一無二的新加坡特色。

比如肉骨茶。
肉骨茶並不是茶,而是是用豬骨和獨特的藥材,配以家傳香料等文火煨制而成的湯。肉骨茶分為新加坡的海南派及馬來西亞的福建派。
新加坡的肉骨茶反映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影響,用胡椒主調味,具有濃濃的胡椒香,加生抽後又香又甜。

還有加東叻沙。
新加坡的叻沙(香辣椰奶湯麵)種類繁多,但是當屬加東叻沙是最有名、最地道的。
加東叻沙受住在加東地區的土生華人啟發。它有色如火燒夕陽的香辣濃湯,以椰奶和蝦米入味,再澆上鮮蚶、蝦和炸魚餅等食材。
其特徵在於它的米粉:粗粉被切成短條,用勺子勺起即可輕鬆享用。在一些攤位,吃叻沙時只會給勺子——根本不需要筷子。
快來加入我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