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特色旅遊:香味視覺化的小印度記憶

2019年02月23日   •   6840次閱讀

新加坡 Little India小印度區街道 PPAPER

新加坡,這個位於東南亞貿易與金融樞紐,融合多元民族的國家,倚靠國際貿易並運用人力資源的分配,帶來如今富裕的景象。對於新加坡政府來說,最擅長的其中一件事情莫過於分區規劃,從定期更換外牆顏色的國宅,金融區,商業區,到酒吧區,使得居民與旅客的活動便利,有效率,並且極大化其功能性。

新加坡 Little India小印度區壁畫與牆面 PPAPER

1840年代,新加坡的移民區小印度是對於賽馬運動狂熱的歐洲人之居住區域,隨著畜牧業的興盛,商人開始雇用移民到此地的印度工人,促使小印度日漸繁榮成為商業與社群中心。1855年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 斯里尼瓦沙柏魯馬神廟建立,1881年 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 維拉馬卡里拉曼神廟建立,以兩座寺廟為中心,信仰鞏固了小印度的社群凝聚力,社群茁壯帶來生活上的種種需求,各種企業與服務便順應而生。

新加坡 Little India小印度區街道 PPAPER

新加坡旅遊局(STB,新加坡旅遊局)與拉薩爾藝術學院主辦單位 ,小印度店主和遺產協會(LISHA,小印度店主與傳統協會)協辦,「ARTWALK小印度」 自2015年起便作為新加坡藝術周之重點跨領域公共藝術企業活躍著,藉由藝術創作,壁畫,影像,音樂,動態表演等等,藝術家與在地的說書人回顧小印度過往的歷史與傳統,並在創作中替訪客帶來過去與當代交會的印度文化感官體驗。

新加坡 Little India小印度區

印度文化中心 PPAPER

今年的第5屆 ARTWALK Littile India 以 「香水的形象與聲音」 為主題,探索將嗅覺視覺化的創作過程以及小印度的香味體驗,「PPAPER」造訪了這個充滿各種在地香料與食物之處,從四面撲鼻而來的強烈氣味輕易地喚起嗅覺感官對於異國風情的想像,香菜,花香,咖喱香點亮了每一個轉向。街廓上,繽紛香料色牆面,金鋪,菜販,花販 ,雜貨店,服飾店,禮品店,男士理髮店等傳統小店,加上於轉角突然出現的大型壁畫,這趟兩個多小時的 「Artwalk」 旅程是視覺與嗅覺交互刺激的超現實感官之旅,路途上成雙或結隊的印度男子如同荒野中遊蕩的野狗一般,不時露出好奇的眼神觀望著,不一會又一哄而去。

新加坡 Little India小印度區

街道與服飾店 PPAPER

來自沿路上表演者對於說故事的痴迷與世世代代的傳承的濃郁文化芬芳,小印度的美是野性而冶艷的。她們訴說如何深愛著傳統舞蹈; 他們以繼承了上一代的職業為傲; 他們將香味視覺化成手編祭祀花朵。精通亞洲口授民間傳奇故事的專業說書人 Kamini Ramachandran 在餐桌旁與我們分享了一個關於分享的古老寓言,好讓眾人從智慧型手機中抽離,提醒我們用餐應該是交換眼神,分享故事的時間 ; 就讀拉薩爾藝術學院 Fine Art 的學生街頭創作者 Zero 在剛剛完成待乾的壁畫前分享壁畫之於印度文化的重要性 - 街道在變,時代在變,然而每一次全新創作的壁畫卻蘊含著永存的歷史與傳統。

新加坡 Little India小印度區

祭祀花店與蔬果原料店 PPAPER

新加坡小印度區由 Zero 創作的壁畫

「DIFF / FUSION」 與男士理髮店 PPAPER

在小印度,翻新是演繹傳統的方式,而氣味跨越時代飄散著,不小心成為旅程的無聲配樂,妝點了記憶,美麗了感官的奇幻異國之旅,在這個夜晚始終遲到的國度。

www.artwalklittleindia.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