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文化 是融合了亞洲文化與歐洲文化的一種文化,它受影響於馬來人、南亞族裔、東亞族裔、以及亞歐混血文化。新加坡被詮釋為 "東方遇見西方"、"簡單亞洲(Easy Asia)"、與"花園城市"
在英國統治期間,新加坡港口繁榮發展,吸引了許多移民。1965年獨立後,新加坡走了自己的路。它擁有超過547萬人口,由華人,馬來人,印第安人和歐亞人(加上其他混合族群)以及不同血統的亞洲人組成。

圖片| 源於網絡
儘管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但現代的新加坡是由史丹福·萊佛士爵士於1819年作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貿易站成立的。

圖片| 源於網絡
1819年,萊佛士就是在這裡 (新加坡河) 登陸上岸,展開新加坡現代化的成長曆程。遺址中有一尊白色的萊佛士雕像,以很酷的姿勢守護著新加坡。

圖片| 源於網絡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具宗教信仰的多民族國家,因各種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組合而有各種宗教信俗。有信奉佛教,印度教,亞伯拉罕宗教,基督徒,穆斯林,道教,中國民間信仰,錫克教和耆那教也有小部分人信仰瑣羅亞斯德教和猶太教的。
所以在這裡有很多不同宗教的廟宇:
蘇丹回教堂

圖片| 源於網絡
蘇丹回教堂是新加坡最大的清真寺,靠近阿拉伯街的民族區,由柔佛國 (Johore) 的胡先沙蘇丹 (Sultan Hussain Shah) 於 1824 年建造。
普覺禪寺

圖片| 源於網絡
普覺禪寺是新加坡最大型的寺廟。此寺採用現代建築風格,寺內綴有數之不盡的精美中式雕像、祠堂和裝飾,與偌大龜池、寧靜花園和火葬場相映成趣。
雙林寺

圖片| 源於網絡
這座偌大寺廟建於 1908 年,現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遊人只能通過橋樑入寺,通往庭院。寺外空地還設有一座修道院、較小型的寺廟和枯山水庭園。
馬里安曼廟

圖片| 源於網絡
馬里安曼廟 (Sri Mariamman Temple)貴為新加坡最古老的神廟,是當地印度泰米爾教徒的人氣參拜聖地之一。
為什麼魚尾獅是新加坡的標誌?
魚尾獅獅頭的設計靈感來自關於新加坡歷史的一個傳說。根據《馬來紀年》的記載,王子在前往馬六甲的途中來到了新加坡。他一登隆就看到一隻神奇的野獸,隨從告訴他那是一隻獅子。於是他為新加坡取名為「新加坡拉」(英語:Singapura,在梵文中意即「獅子城」)。而魚尾則是因為新加坡是一個海島,它的一切都跟海密切相關。魚代表著該國的過去,從前新加坡只是一個漁村,是一個海之鎮。獅子則有雙重含義,它代表著新加坡原本的名字,意味著獅子城,同時也象徵新加坡在當今世界經濟的力量。

圖片| 源於網絡
原來魚尾獅不只一個, 它們一家都在新加坡哦!
魚尾獅爸爸: 37 米高曾坐落於聖淘沙魚尾獅塔,是新加坡最大的魚尾獅。但很遺憾這建立24年的最大型聖淘沙魚尾獅塔已在2019年10月21日拆除,以後只可以看著它的照片回味了!

圖片| 源於網絡
魚尾獅媽媽: 站在魚尾獅公園身高8.6米是原始魚尾獅,它可能也是所有魚尾獅中最受歡迎的。它最初位於新加坡河。

圖片| 源於網絡
魚尾獅BB: 站在魚尾獅公園身高2米和媽媽背對背站立著。

圖片| 源於網絡
魚尾獅BB: 站在花柏山Mount Faber Park新加坡最古老的公園。這隻魚尾獅BB超級萌,和爸爸、媽媽不同,這隻雙鰭抱拳,恭喜發財狀,遊客們都會爭相合影啊!

圖片| 源於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