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到東南亞看房的中國人可謂是絡繹不絕。然而,火熱的東南亞房地產的背後,有著怎樣的門道?
「馬來西亞非常靠近新加坡,只有十幾分鐘的車程,房價卻相差很大,未來如果新馬兩地能通高鐵,將釋放馬來西亞房地產市場的巨大潛力。而柬埔寨作為發展中國家,其經濟的開放和迅速發展,會讓它的房價在短期內有一個飛速上升的機會,因此也值得關注。」在談及幾個比較熱門的東南亞房地產市場時,ERA市場營銷董事陸燕對本刊記者這樣說道
「這幾年在新加坡,為了孩子教育、為了父母養老而購房,為了事業或公司海外發展而購買、租賃辦公室或廠房的中國客戶比較多。」 陸燕介紹道,「新加坡政府主張『居者有其屋』的房產政策,因此91%的公民和永久居民都能住上政府組屋(HDB)。中國購房者以外國人的身份出現,只能購買私人房地產,目前主要以高端產品為主。」
客觀來說,新加坡動輒幾百萬元人民幣的單套房價,在東協國家中確實價格不菲。而且,新加坡政府為了防範私人房地產市場過熱,多年來都採取了監管降溫措施,因此,新加坡房價在極具韌性之餘,增速相對有限。
但橫向對比香港、北京等地的房價,新加坡憑藉開放的經濟體制、良好的社會治安及生態環境、國際化的教育模式、零遺產稅等「加分項」,依然在許多中國富裕家庭、企業和專業人士中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