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這條街道超像中國街,裡面全是華人,交流毫無壓力

2020年01月28日   •   9576次閱讀

如今,世界上最通行的語言是英文,不過最多人使用的是漢字和普通話。

很多人喜歡到東南亞旅遊,知道這裡有很多華人,文化上也和中國相對接近。要論華人最多的國家,必屬新加坡,占比足足超過七成。

和其他東南亞國家一樣,新加坡也有唐人街,它就是牛車水。

牛車水並不是一條街道的稱呼,而是附近數條街道的統稱,這裡是最早南下新加坡的華人居住的地方。新加坡的華人來源比較複雜,不過大多數來自廣東、福建兩省,人數最多的是福建移民,講閩南語為主,其次是潮汕人、廣府人、客家人等。曾經,不同的族群都在講自己熟悉的方言,民間交流存在一定的不便,也不利於跨族群的團結。最初的時候,很多人身在新加坡,心在中國,雖然赤子之心日月可鑑,但對於落地生根和各族群的發展共贏不利。後來,新加坡把華語定為官方語言,電視台也不再播放方言節目,年輕一代慢慢地就不會講方言了,當地推行的華語成為華族之間的通用語言。

新加坡華語的發音和普通話相似度達到90%以上,和中國人及世界華人交流基本上毫無壓力。

走進牛車水,基本上隨處都可以聽到華語,一些年紀較大的人還會說潮州話,或者閩南語。

在牛車水做生意的基本上都是華人,他們大多數是移民的第三代、第四代,甚至第五代。時日變遷,他們對新加坡有很強的歸屬感,不過身上的華人印記永遠保留。

牛水車是新加坡經營華族商品最多、最傳統的街區,也是每年舉辦華族文化活動的主要區域之一,不僅本地人喜歡到這裡逛街購物,現在還成為華人遊客必游的文化街區。

牛車水彙集很多新加坡著名的老字號,一些賣牛骨茶和牛肉乾的門店隨處可見,街上還有一些出售中國式精品的小店,經營的內容包括摺扇、公仔、宮燈等等。

牛車水的店面招牌清一色中文,部分商店在中文底下有一行英文字。英文和中文一樣,都是新加坡的官方文字,不過比起中文,近些年當地年輕人更加喜歡使用英文,中文在某種程度上有式微的跡象。

牛車水的建築物大部分是濃郁的東南亞風情,以騎樓為主,部分位置也有中式的涼亭。

文化區內還有唐代風格的佛牙寺,很多遊客喜歡進去參觀。

發帖時間: 新加坡新聞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