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是新加坡劍橋N水準考試
放榜的大日子!
有初來乍到的新加坡小夥伴
在群里好奇地問:
什麼是N水準考試呀
N,O,A水準有什麼不一樣?
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一個小孩在新加坡接受教育
從幼兒園到大學
都要經歷什麼考試?
都有什麼重要的時間點需要注意
18個月
幼兒園 Toddler
新加坡的託兒型幼兒園其實從幾個月大就能送了,叫Infant Care,但是大部分家長會等到孩子18個月的時候直接送Childcare Toddler 班(豆豆班)

2-3歲
幼兒園 Nursery 1
幼兒低班簡稱N1

3-4歲
幼兒園 Nursery 2
幼兒高班簡稱N2
4-5歲
幼兒園 K1,做義工
幼稚低班Kindergarten 1簡稱K1
一些小學會開放家長義工申請,如果你有志於讓孩子就讀某個小學,這一年就要申請做學校的義工了。做滿80小時的義工,讓孩子有更大的入學機會。

(指揮交通的家長義工)
5-6歲
幼兒園 K2,小學報名
幼稚高班Kindergarten 2簡稱K2
這一年7月需要開始報名小學了。新加坡小學入學報名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點擊看大圖
(圖源:新加坡教育部)
6-7歲
升入小學1年級
一般來說,新加坡小學入學是孩子滿7歲那一年的1月統一入學,比如你的孩子2020年12月才過7歲生日,也要在2020年1月入學小學一年級。

9歲
小學3年級,GEP考試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家長會收到MOE的一封信,詢問是否參加高才班選拔(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簡稱GEP),也就是天才班。被選上的不到1%的學生,將被轉入9所指定小學的特別班,接受「精英教育」。

(圖源:見水印)
有幸被GEP選中的學生,被認為是天賦異稟,升學可以說是一路開綠燈了。
12歲
小學離校考試,升中學

6年小學上完,學生們迎來人生第一個大考PSLE。小學離校考試PSLE的成績對於申請中學很重要,考試分數直接對標各大中學的cut-off截分點分數線。

圖源:聯合早報
目前分數的高低,還會決定你讀哪一種源流的課程(類似於快慢班的概念)。不過未來將會逐步取消分流制,改為科目編班制度。
成績最頂尖的學生將就讀直通車課程(IP),未來可以跳過O level直接升上初院。
成績較好的學生讀快捷源流,4年後需要經過O水準考試。
成績一般的普通源流學生,4年之後先考N水準,通過了之後中五才能考O水準。
N水準分為兩類:
N(T) Level,普通技術課程學生參加這類考試,通過後進入ITE (Institute of Technical Education)攻讀技術類文憑,不需要參加O水準。學制4年。
N(A) Level 普通學術類課程學生參加這類考試,通過進入第5年的學術課程,之後參加O水準考試,學制5年。
16歲
中四,劍橋N水準,O水準考試
中學4年級的時候,普通源流的學生將參加N水準考試。
N水準考試的時間為6至10月,放榜時間是12月。
快捷源流的學生這一年直接考O水準,通過之後升上理工學院,或者初級學院。

18歲
初院畢業,劍橋A水準考試,升大學
直通車和O水準考試成績最好的人都能升入初級學院,初級學院是2年制的大學預備課程。從初級學院畢業那年,要參加劍橋A水準考試。

劍橋A水準考試的成績可以用來申請新加坡本地大學,或者海外的大學。

19歲
理工學院畢業,劍橋A水準考試,工作,升大學
O水準成績上不了初院的,可以升上理工學院讀3年的課程(新加坡有3間理工學院,學歷相當於大專),畢業時候在19-20歲左右。

理工學院畢業那年同樣可以參加劍橋A水準考試,成績優異者可以升入大學深造。或者直接參加工作。
22-25歲
大學本科畢業
新加坡大學本科為4年,某些專業需要5年。
如果你問為什麼新加坡學生大學畢業的年齡跨度這麼大?那是因為男生在就讀大學之前,需要服國民兵役2年。

這也造成女生普遍比男生早畢業和早開始工作的現象。

看到這裡,不禁感嘆道
新加坡的學生
真的不容易
接受了重重考驗
才能讀大學

(圖源:知乎)
大家給這一次次分流
起了一個暱稱
」新加坡精英教育「

雖然是分流教育
但也是「條條大路通羅馬」
比如同樣是進入公立大學
你的娃可能天賦異稟
像開掛了一樣
以最短的時間升上大學
小學GEP天才班 > 中學直通車(6年含初院) >A水準> 大學
也可能成績普通但是
憑藉後天努力也能升上大學
只不過會多經歷一些考試
多花一點時間罷了
小學 >中學普通源流>N水準>O水準>理工學院>A水準>大學

所以人生是一場接力賽
不管什麼時候開始努力都不晚
從這個角度來說
新加坡的教育
還是給了學生很多機會
而且還在不斷自我檢討
和自我改進當中
教育大改革
取消劍橋N/O水準

從2021年起中學的分流制度
將被科目編班製取代
N水準和O水準考試也將取消
兩者被整合成一個全新考試
目的就是讓不同學術進度的學生
之間的流動性更強
給學生更多逆襲的機會
看完這篇文章
大家覺得
新加坡教育制度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