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目前已成為全球郵輪領導者
萬航網消息,在全球旅遊業危機之際,新加坡「巡遊到隨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加坡旅遊機構周三表示新加坡目前在全球郵輪數量上中占三分之一。

在遭受冠狀病毒大流行的打擊之後,世界上許多地方的郵輪尚未重新啟動,其中一些最早的大爆發是在郵輪上發現的。
這座城市於11月在豪華班輪上推出了所謂的「往返」服務,該航線沒有停靠港口,僅持續了幾天。自去年以來,新加坡國內的COVID-19病例相對較少。
新加坡郵輪僅向其570萬居民開放,他們無法離開這個小國休閒,而是定居下來進行諸如住宿,甚至室內露營之類的活動。
根據新加坡旅遊局的數據,這些遊輪記錄了約12萬名乘客,並且載客量較低,並遵循嚴格的衛生規定。
旅遊委員會表示,它使用國際郵輪協會(CLIA)的數據計算了其在全球郵輪中所占的份額。
從加勒比海出發的一些航行預計將從六月開始恢復,而美國疾病中心保留了從美國恢復航行的嚴格限制。
據郵輪國際協會稱,一些郵輪已經在歐洲,亞洲和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區運營。
皇家加勒比本月表示,由於「需求旺盛」到10月,它將延長其「壓倒性需求」在新加坡的銷售季節。
雲頂郵輪公司和皇家加勒比航空公司於去年年底啟動了他們的試航。
STB執行長基思·譚(Keith Tan)表示,新加坡並不期望長期領先於郵輪。
譚說:「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我當然相信加勒比海地區以及地中海地區的郵輪業務將得到更多恢復。」
大流行嚴重打擊了新加坡的旅遊業,去年遊客減少了近86%,至270萬人。

新加坡將提高海港稅稅率,分兩階段執行
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8日發布公告稱,將調整海港稅率,以應對新加坡海港運作和維修成本的增加,並鼓勵船隻縮短在海港的周轉時間,讓更多船隻在有限的停泊空間內獲得服務。
公告稱,海港稅被用於新加坡航道、錨地和助航設施的維修,這些設施對海港使用者的航行安全至關重要。此外,海港稅也被用於為船舶交通管理系統和其他用於新加坡海港水域管理的系統提供資金。而自2014年海港稅最近一次修訂以來,這些成本已經增加。
公告稱,經諮詢新加坡海運協會、新加坡海洋工業協會等行業夥伴,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決定分兩個階段調整海港稅,讓船舶公司有時間適應。
第一階段將於2022年1月1日生效。在這一階段中,對於停靠新加坡海港2-4天裝卸貨物或上下旅客的船舶,海港稅將增加約6%。所有在港停留一天或少於一天的船舶都不會被增加海港稅。
第二階段將於2023年1月1日生效。在第二階段,對於在港停留一天或少於一天裝卸貨物、上下旅客、裝載燃料或補給品及更換船員的船舶,海港稅也會增加。
來源:萬航網、新華財經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