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參與製作《芽籠》的監製鄺子君、動作指導馮推守和監製李子劍。(受訪者提供)
(新加坡訊)獅城電影《芽籠》星期三(11月2日)晚上在台灣金馬獎舉辦世界首映禮,該片也入圍動作獎項,監製兼導演鄺子君說:「希望騎『馬』歸來!」
《芽籠》拍攝畫面尺度大膽,已被獅城電檢局列為M18, 但鄺子君笑說,沒有被列為R21已經「賺到了」。
對《芽籠》星期三晚上9時30分在金馬獎舉辦全世界首映禮,子君難掩雀躍。他分享道:「從小到大都有收看金馬獎,能在一個最具華人代表性的金馬影展做世界首映,我感到非常光榮,很期待可以跟台灣觀眾互動。」
子君透露,《芽籠》18日在台灣還有映後交流會,11月底則將在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登場,那會是《芽籠》 的東南亞首映。
參與《芽籠》動作設計的馮推守入圍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子君覺得他的勝算高嗎?
子君謙言:「很高興能藉助馮推守的提名參與金馬,老實說我很意外。我非常喜歡《智齒》這部電影,能跟他一起入圍(動作)獎項,我感到很榮幸。競爭對手高手雲集,要看天眷顧誰。馮推守為《芽籠》投放百分百精神和心血,我當然希望他可以騎『馬』歸來啦。」
據悉,赴金馬盛宴的《芽籠》團隊包括動作指導馮推守、監製兼導演鄺子君、監製李子劍、編劇與台灣演員等。
入圍竟遭業界酸
對跨刀參演《芽籠》的李國煌,子君有「報錯名」的虧欠。他解釋道:「本來希望國煌可以憑《芽籠》再次參與金馬,但我幫他報名角逐『最佳男主角』。我可能報錯了,應該報名最佳男配,入圍機會才大一些。因為《芽籠》是群戲,國煌只占五分之一的戲份,而真正的『主角』 是芽籠。」
令子君納悶的是,《芽籠》入圍了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獎,卻收到業界一些酸言酸語,放話為他「傷心不值」。這讓他不解:「 不是應該為我開心嗎?語氣酸溜溜的,能不能有多一點鼓勵?」
製作本地電影的市場侷促,他由衷希望觀眾能給新加坡製作多一點機會。

李國煌參演《芽籠》。(受訪者提供)
花10年「磨」出一部電影 票房比獎重要
票房和獎項哪一樣對電影人更重要?
「票房。因為票房高直接證明上座率高,拍電影當然要有人看啦,不然拿到廁所自己看自己爽嗎?」子君這麼回答《新明日報》記者。
那新加坡有什麼類型的電影能保證賣座?
「目前來說,商業鬼片和喜劇片的機會來得高一點。可是,我們也要跳出這個框框,而不是純粹追求商業利益。從萌生出拍攝《芽籠》這個想法到真的拍出來,我用了10年,其中有很多阻礙,前期資本方也並不看好。但是,在我們最終的堅持和努力下,現在《芽籠》終於能跟觀眾見面。我也希望年輕電影人不要灰心、不會放棄,有故事就要堅持努力呀。」
10年才「磨」出一部《芽籠》,可見子君壓力有多大。《芽籠》 也將沖海外影展,參與有澳大利亞等國際電影節,如果《芽籠》賣座, 他考慮拍續集嗎?
「如果能像我的偶像劉偉強拍《古惑仔》這樣,拍攝好幾部續集,當然好啦。《芽籠》會給觀眾一個不一樣的新加坡電影。它不是一部藝術片,也不是一部色情片,你們去看就明白了。」
《芽籠》預計明年三四月本地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