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綠卡,怎樣申請才更容易通過

2019年08月12日   •   1萬次閱讀

首先要跟大家說明一下,新加坡移民局審批PR的條件是公開透明,都是Case by Case ,不存在什麼貓膩。

但是如果你能多了解人家的政策決策,投其所好,或許會多點勝算。

移民局的考核標準,無外乎以下四點:

成為新加坡國民的可能性

行業需求程度(稀缺職業)

家庭穩定性

是否擁有孩子

父母是否需要來新加坡養老

雖然移民局沒有給出官方數據啥的,但是我們根據推測和經驗,總結了一個大概的成功率排序:

馬來西亞華人>其他馬來人>其他東南亞人>非大陸中國人>其他亞洲人>印度人>歐美人

這裡可以給大家解釋一下,為啥歐美和印度的PR通過率低。

不光是因為新加坡人口比例歐美和印度人少,最重要的是近幾年印度籍的PR提走所有CPF然後回老家買地蓋房的現象特別多.....

而歐美則是因為太多歐美人申請PR後並沒有真正要轉成公民的意思,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他們的選擇就太多了。

對政府來說給予PR,最希望的還是未來你可以入籍啊啊啊啊啊!

如何提高你的申請通過率?

三年四年不算長,五年六年再堅持。

現在,沒有本地學歷的非東南亞申請者,普遍都要在新加坡5年以上才會通過。

2.家庭

夫妻雙方都在新加坡會比一方在新加坡的幾率高,如果生了寶寶,儘量在新加坡養育。

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是對申請通過有很大幫助,因為新加坡是一個維護華人家庭傳統觀念的政府。

3.職業

護士、老師之類的職業是公認容易批准的職業,軟體工程師也是非常吃香的高通過率職業。

4.年齡

沒錯,年紀越小,越容易批准。

畢竟新加坡是個老齡化嚴重的國家,政府希望吸納更多年輕勞動力來新加坡。

當然,如果你年紀大了,靠娃也行啊,娃兒最好是男娃,因為新加坡二代男性PR需要服兵役,為了國家兵力男娃兒可是非常吃香的。

5.薪資

不要覺得薪資越高越好過,其實新加坡政府最看重的是穩定。

審核時會更看重你在行業內的稀缺性,專業性以及在新加坡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