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隨SIM君來看看近期有哪些新加坡教育相關新聞熱點吧。

(星島環球網消息 大公報訊)香港專業人才協會主席蕭乃新表示,內地許多大公司為了吸納人才提供優良待遇,加上內地生活指數低,大多優秀人才選擇到內地發展。
此外,有美國貿易公司管理層指出,由於本港國際學校學額不足,結果有專才家庭棄香港而取新加坡。
人力資源管理公司Manpower大中華區高級副總裁徐玉珊則講述一個棄香港而取新加坡的個案。一位美國貿易公司管理層獲總公司安排進駐海外,在香港、上海、新加坡之間選擇,他最後選新加坡,主要原因是為子女著想。
徐玉珊解釋,該人才有三名子女,對比三地的國際學校,他發現新加坡的國際學校最好,香港的學位不足。「一些有家庭的人才最關心是小朋友讀書,香港的國際學校學費高昂,更重要的是有錢也沒有學位。」

(現代教育報 作者梁小蘭)新加坡雖然領土面積狹小,但卻是亞洲經濟較為發達的國家之一,也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新加坡的快速發展,與它完善的教育制度、高水平的教育教學不無關係。那麼,這樣的教育體系是如何打造的、又有哪些優勢特點呢?
01
德育為重,包含六大核心價值
根據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對全球各地區中小學教育水平調查顯示,新加坡的中小學教育水平排在全球第一位。國際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的報告也把新加坡的教育制度評為世界表現最佳的教育制度之一。
如今,新加坡教育更重視對學生「德」的教育,新加坡教育部也設立品格與公民教育組,全面規劃學生的品格教育課程,回歸以學生為本,發展全人教育的目標,把道德品質的培養放在第一位,逐步引導學生學會與人相處、團結合作、終生學習、與時並進,並不斷提升解決問題、善於創新等能力。
新加坡教育者、學生家長及社會普遍達成了共識,他們認為學生成績固然重要,但成績不是生命中唯一大事,在學校里,還有許多生活上的事物值得學習。
02
靈活教學,主張「少教多學」
新加坡的教育主張「少教一點,多學一點」,這種教育理念鼓勵學生積極學習,獨立思考,同時,學校也會在課程安排上有很大空間,使教師能夠靈活地設計教學活動。
在新加坡,協作學習中包括拼切學習、輪轉小組、圓桌會議等學習方法,此外還有一些利用資訊工具交流、討論、評價的具體方法,這些有意義的學習方法讓人感受到了課堂教學的活力。
這些方法使人深刻領略到:課堂教學必須注入新的血液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性;課堂教學必須有一個開放的教學設計和開放的活動方式,才能引導學生熱情投入進來,使學生的潛能得到培養和發展。
03
弘揚傳統,滲透中國文化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蒙以養正聖功也。」「獨學而無友,孤陋而寡聞。」在新加坡學習,遇到的每一位新加坡老師在講課中都能引用中國傳統文化的這些精髓句子,中國的這些博大精深的文化在國人當中逐漸陌生,可是這些海外的老師卻隨手拈來,令人何等羞愧。
諮詢SIM官方代理與中國代表
SIM中國代表:
劉 群 Mandy(廣州)
QQ:1837809133
手機:18902256866
高宇鵬(北京)
手機:157111663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