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個非常重視教育的國家。
政府每年會分撥大量教育經費,用於扶持國家教育。
對於新加坡本地人來說,上學經費少,因為政府給資助,獎學金豐厚,評定標準一般側重於學術和能力。

那麼對於國際學生來說,新加坡的學費會貴一些,但是獎學金形式也會更豐富一些,考核標準也更側重於成績一些。
所以,在新加坡一定要認真讀書哦~
下面,我們來細數一下中國留學生可以申請的獎學金都有那些:

一、SM(Senior Middle)獎學金
這項獎學金由新加坡教育部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推出,目的在於吸引優秀的中國學生去新加坡留學,也是中國學生最常申請的獎學金之一。
目前SM獎學金主要分為兩類:SM1、SM2。
SM1
對象主要是全國省級重點中學的優秀初三畢業生。
被錄取的學生將在當年的9月底10月初來新加坡,之後進行兩個月左右的預科班學習,主要內容是英語補習。
次年1月進入中三,中四畢業參加英國劍橋「O」水準統考,並根據考試成績報考初級學院。
SM1學生獲發的生活費是前兩年每年2200新元,初院兩年每年2400新元,學費、住宿費及伙食費已經由教育部付給學校或者宿舍。
SM2
SM2特別針對中國高二理科優秀的學生,分配的中學同SM1計劃基本相同。
申請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其中筆試包括英文,數學,物理及IQ。
被錄取的SM2學生將在當年的12月初來新加坡。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SM2的獎學金獲得者在大學畢業後要為新加坡服務6年,即在新加坡的註冊公司工作,工作國家不限。
合約期滿前解除合約,學生需對獎學金提供方根據協議進行賠償。
SM2學生的獎學金包括:生活費6000新元/年,另外提供學費、住宿費及早晚兩餐。
除了SM獎學金以外,如果想要去新加坡讀大學,也有較多的獎學金選擇。新加坡大學的獎學金主要有「新加坡企業獎學金」和「新加坡政府獎學金「兩種。
二、企業獎學金
這是新加坡教育部提供給國內合作學校學生的全額獎學金,學生能獲包括學費、生活費、路費在內的全部費用。
名額由合作學校推薦產生,每年有推薦資格的學校也不相同,主要標準就是學習成績。
三、政府獎學金
是新政府為中國留學生提供的部分免費獎學金,學生能通過留學中介或自己申請。申請到該獎學金,學生能減免65%—80%的學費,但生活費、路費需學生自理。
如家庭仍無法負擔剩餘費用,學生還可向學校申請無息貸款,較高額度為自費部分的80%。
但是,中國學生在取得政府獎學金後都需要簽訂一份協議,必須留在新加坡工作3年。
獎學金涵蓋以下內容:
每年總額為新幣$6,000的生活費,由贊助企業定期發給學生本人新幣$200的安置費(一次性發放)
學費、住宿費、醫療保險、意外保險
在獎學金期限開始之前從北京飛往新加坡的經濟艙機票和完成三或四年
學業後新加坡至中國的往返經濟艙機票
為期7個月的預備班,課程包括英語、數學、物理和化學
獎學金生在完成大學本科學習後為贊助企業服務6年,起薪與晉升條件與當地一般大學生相同。
預備班期間,學生的住宿由新加坡教育部安排。
大學第一年,學生將住在大學的學生宿舍;第二或第三年的住宿資格將取決於學生是否能夠累積足夠的活動積分而定。
獎學金申請條件:
1、入讀四所公立大學的本科,留學生可獲得相當於學費60%-65%的政府助學金。
如果成績非常好,也會獲得學費全免的機會並領取每月800新幣的生活費。
申請新加坡管理大學,高考成績需在一本線以上。
申請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高考成績需達到重點一本線以上。
2、入讀5所理工學院,學生可獲得學費80%左右的政府助學金。
如果高考達到二本線,選測科目為雙B都可考慮報名參加其選拔考試。
3、新加坡全額獎學金,全額獎學金是國立大學才會提供的,招生人數非常有限,招考也十分嚴格。
主要是由學校推薦,然後再統一參加新加坡大學的筆試、面試。
四、SMU獎學金
在新加坡的各個公立院校中,新加坡管理大學(SMU)可供中國留學生選擇的獎學金應該是最多的了。
除了可以申請政府援助津貼,SMU的中國留學生還能申請學校的半工半讀計劃、學費貸款計劃等。
除此之外,還有該校的獎學金項目也很多。
中國留學生只要學業成績優異,具備領導能力和性格,而且在課外活動和社區活動方面表現積極,就可以申請由李嘉誠及其和記黃埔集團捐贈成立的李嘉誠獎學金。
該獎學金包括學費、書本費、旅費和其他雜費,年總金額達約20萬人民幣。
中國留學生還可以申請新大獎學金。
包括學費和每年5000新幣的津貼,以及3000新幣用於購買筆記本電腦。
不過,獲得該獎學金的外國學生將需要向新加坡政府申請助學金。
還有李光前獎學金,包含每年5000新幣津貼、3000新幣的筆記本電腦費、500新幣可用於購買課外書籍。

所以新加坡留學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昂貴,各個國家都在為教育不斷地投資,各種利好的獎學金和政策也都在不斷地出台。

趁著年輕,好好把握機會!出國留學給你帶來的不只是一張學歷,更是開闊的眼界、豐富的見識和更明朗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