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真的是個好選擇嗎

2020年05月30日   •   13萬次閱讀

我相信不少在新加坡打拚的人

都有一個奮鬥目標

那就是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

為什麼呢?

因為這樣就可以不受工作限制

在新加坡自由出入和生活

因為新加坡的各項政策

是完全向本地居民傾斜

採取國民最優待遇原則

本身也無可厚非

所以如果真的想在新加坡

感受到「家」的溫暖

成為新加坡的一分子

PR可能真是一個必經之路

然而

面對PR高昂的申請門檻

面對與日俱增的義務

和日益稀薄的權利

成為新加坡永久居民真的是個好選擇嗎?

01. 成為PR的快樂瞬間

首先當你成為PR之後,能夠享受的福利待遇是拿工作準證時期所不能比的。

最重要的變化,也是很多人想成為PR的原因,就是你可以在新加坡買組屋啦!

李顯龍曾提出的「居者有其屋」政策,就是專門為公民和PR服務的,這種房子也就是組屋了,組屋只能由公民和永久居民購買,外國人不可以購買。

比起同等中國超一線城市動輒上千萬的房子,組屋價格可以說是相當良心。一套4房(三室一廳)130坪的組屋,根據地段價格在40-60萬新幣(相當於200-300萬人民幣)不等,新加坡PR首付3-5萬新幣就可以在新加坡擁有一套精裝修拎包入住的房子了。而且組屋周邊設施非常齊全,診所、健身房、食閣應有盡有。

那生活,想想都很有幸福感。

除了擁有了購買組屋的資格,買房時所需繳納的稅也大大減少。

新加坡買房要繳納的房產稅,稅率根據購買人身份有所不同:

根據《新加坡買房稅務條例2018》中的數據,外國人只能購買公寓,且首次購買需要繳納15%的稅。

操心完了房子,就可以接著操心一下人生大事。

如果你想長期留在新加坡,就可能會在這裡經歷結婚生子,邁入人生的新階段。

為了將來的小孩,也必須爭取到PR的福利政策。

新加坡的政府中小學,學位非常緊缺,為了保障本地人的權利,政府學校優先錄取公民和永久居民,而且永久居民和公民讀政府學校可享受優惠的學費。

今年PR孩子的小學每月學費為218新幣,外國人小孩的每月學費是763新幣,後者是前者的3.5倍。

此外,外國孩子所需繳納的中學和高中學費也是PR孩子的3.6倍左右。這樣一年下來,外國父母就要多交大幾千新幣,幾萬人民幣的學費。

當然,PR還在許多方面都享有福利優待,比如可以給配偶及21歲以下的未婚子女申請永久居民,能夠享受新加坡公積金(CPF)計劃的財務和稅收優惠,無論在保險還是醫療方面都有了更強的社會保障,免去後顧之憂。

還有其他的福利,我們整理成了下圖一覽:

02. 成為PR的代價

但是,這世界上從來不能脫離義務談論權利。

作為新加坡永久居民,既然享受了國家給的優惠待遇,肯定也是要對國家有所貢獻。其中最直接的義務,就是男性要進行「國家服務」,也就是俗稱的服兵役。

除了第一代新加坡PR不需要服兵役外,所有新加坡籍男性公民和永久居民必須在年滿16歲半時登記入伍,然後必須在18歲時服役兩年。

此後,每年需參加40天的戰備軍人服役,直到50歲(適用于軍官)或40歲(適用於其他職級)。

可以看到,在這方面,國家要求新加坡永居和公民履行幾乎等同的義務。

但是,實際上,新加坡永居所享受的福利政策和公民還是有天壤之別。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對比一下。

選舉權:

首先,新加坡PR是沒有選舉權的,也沒有資格進入政府工作,成為公務員。

組屋購買:

新加坡公民可以購買新組屋,一棟三房的公寓只須先付40萬新幣頭期款,首次購屋還享有政府補貼20-30%的補貼。

新加坡永久居民則是身份滿三年後才能購買二手組屋(或者部分指定區域的新房),購買費用也比新加坡公民多出20萬新幣左右,根據地區有所不同。

而且符合條件的新加坡籍房主,可以整套出租房屋,但PR是不可以的。

教育補貼:

新加坡公民從小學到高中基本上都有政府的全額補助,就讀幾乎免費;新加坡永久居民則還需繳納學費,除了上文所述小學學費,2020中學學費為380新,而公民學費為5新。

醫療補助:

新加坡公民住院政府補助最高80%,手術的話則65%的津貼;新加坡永久居民住院最高補助為60%,手術則只有45%的津貼。

國籍身份:

新加坡不承認雙重國籍,一但入籍為新加坡公民須放棄原國籍身份;新加坡永久居民則不需放棄原有國籍。

03. PR申請會變難嗎?

總的來說,新加坡是非常受中國人喜歡的永久居住地。

《2018胡潤中國投資移民白皮書》報告顯示,新加坡位列最受中國人青睞移民目的地第7名,其中教育質量、環境污染、食品安全、醫療水平、社會福利等,是高凈值人群移民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當說完了PR的福利和負擔之後,我知道,很多朋友最關心的還是在今年這個特殊時期下,PR的申請會變難嗎?

我們先來看看這10年來新加坡PR申請難度的變化。

2010年起,新加坡永久居民人數一直出現負增長,每年新批人數維持在2.9萬左右。

時隔9年,2018年成功迎來了永居批覆的「小高潮」,獲批人數3.2萬多人,是2010年以來最高年度!

雖然幅度不高,但是相對於各國日漸縮緊的移民政策,體現了一種相反的方向。並且打破了新加坡永居批覆率零增長的現象,代表的是一種趨勢。

根據新加坡《2019年人口簡報》。截止2019年6月,永久居民(PR)有53萬人,人數相比較2018年的52萬人來說,依然處於穩定狀態。

但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是一場誰也沒有料到的黑天鵝事件,在這樣的特殊時期,PR申請的難度會有什麼變化?

有一種觀點是,疫情對新加坡經濟衝擊嚴重,雖然人心惶惶,但是對於想要申請PR和公民的人來說,其實是一個利好消息。

依據是什麼呢?

根據2013年公布的《人口白皮書》,到了2020年新加坡總人口,包括居民與非居民,預計將在580萬—600萬之間,10年後,2030年的總人口規劃,設在了 650萬—690萬之間。

也就是在未來3年內,新加坡還要填補100萬的人口缺口,尤其是對新加坡經濟發展能做出貢獻的工作者有很強的需求。

但是因為疫情,新加坡政府在最近及未來不確定的一段時間內,不再批覆新的外國人工作準證,為了穩定經濟和社會的人才需求,勢必就會增加對PR和公民的批覆量。

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也曾經表態,「隨著勞動人口減少,國家需要更多人力和移民。我們能敞開胸懷,就有更好的國際視野,這對新加坡和全球都更好。你不會希望活在人人築牆自保的世界。」

但也有另一種說法,和即將到來的大選有關。根據以往大選的經驗來看,每逢大選年,新加坡政府都會收緊對於新加坡PR申請的批准。而且今年適逢李顯龍總理卸任,新加坡政府班子正式換屆的時間,是否會為了維持穩定,而減少對PR的批准,也還未可知。

但總體來看,新加坡真的急需優秀人才和勞動力來讓經濟快速復甦,所以今年PR申請的難度很有可能不增反降。

最後,再來看看政府批准PR主要的考量因素:

最後,希望看到這裡的所有正在申請和想要申請PR的朋友,都能早日得償所願!

你認為,新加坡PR的身份尷尬嗎?

如果是,你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改善?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