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眾多建築都深藏著中國文化
安德遜橋是新加坡市中心的一座公路大鐵橋,跨新加坡河,靠近河口,於1910年開通,連接南岸的珊頓道金融區與北岸的政府大廈,取代了之前的大橋,緩解交通壓力。
大橋長70米,寬28米,得名於總督安德遜,並由安德遜親自主持開幕儀式。

(圖片來源網絡)
裕華園也被稱之為「中國花園」,坐落於新加坡的裕廊東,建造於1975年,
由台灣設計師虞日鎮設計並建造,占地面積13英畝,基於中國園林藝術而建造,最大的特點就是建築與環境的互相融合,充分表現了中國傳統建築風格。

(圖片來源網絡)
嘉佩樂酒店位於新加坡聖淘沙島,是一個弧形的現代建築與殖民風格建築及綠意盎然的熱帶雨林相互融合的大酒店,美麗如畫,巧妙地融合了新加坡的新舊風貌,而中國南海則成為它的後院。
酒店的出奇制勝之處就是從高空望去,酒店外觀呈「8」字形,這就意味著「發」,讓人感嘆設計師細膩的設計。

(圖片來源網絡)
雕塑廣場歷史悠久,於1870年作為教堂建立,此後也被用做女子學校、衛理會教堂、餐廳等,在1999年的時候作為一個藝術展館對外開放,成為新加坡第一個雕塑展館。
雕塑廣場的外部為橘黃色,僅有一層,展覽面積可達16000平方米,每次可容納150人參觀,主要展出三維藝術品,成為新加坡首個完全專注於展示和推廣3D藝術的藝術聖殿。此外,也有新加坡知名雕塑家的雕塑作品展出和國際知名雕塑家的作品。

(圖片來源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