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大學重啟海外實習交換計劃 幾乎所有項目恢復實體形式

邊境重開後本地大學重啟海外實習交換計劃,目前幾乎所有項目都已恢復實體形式,一些項目的報名人數甚至超出疫情前水平。
謝潔嫻去年到義大利米蘭的博科尼大學交換,實地學習和交流的體驗,和她參加北京清華大學的線上暑期課相比截然不同。
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大四學生謝潔嫻說:「清華大學暑期課不只有新加坡學生,還有很多來自其他國家的人。所以時區的不同確實會影響我們做項目。實實在在地身處當地,你可以沉浸在當地的文化,了解當地人。」
新加坡管理大學表示,2022年下半年到海外交換的學生人數比2019年同期多出20%以上。另外,海外項目規模也從疫情前的約200個機構擴展到220個。
隨著更多交換項目開放,校方預計今年將有約1250名學生參與國外交換計劃。
去年底到寮國實習兩個月的陳貽月則體驗了不一樣的生活方式。
新躍社科大學會計系大三學生陳貽月說:「仔細去觀察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步驟會比較慢一點。我在寮國度過了新年跨年,發現原來他們的煙花放的有點早,9點多就放了。」
新躍社科大學成就學生中心海外項目拓展主領薛安超說:「在一起的生活交流,了解當地的語言,這個對於他們的視野的開拓性是非常的有幫助的,較長時期的實習,能夠了解到不同市場不同行業的一個情況,去到海外他們要面對不同的問題,需要具備一定臨時去處理突發性問題的能力。」
新躍社科大學預計,今年參加寒暑期海外學習的學生人數將比疫情前高出將近一倍,達400人。全年參與海外項目的學生則將有上千名。校方表示疫情後,學生和家長可能因為已適應線上形式,以及疫情的不確定性,反應較為慢熱。校方需要做更多工作,包括走訪當地了解情況,以鼓勵學生出國一趟。
新加坡國立大學受詢時表示,海外項目從2021年底開始恢復實體後,這個學年的報名人數超過2400人,和疫情前相當。南洋理工大學則表示,同320多所大學的合作項目已經逐步恢復,這個學年參與海外項目的學生人數已經恢復到疫情水平的50%,報名到中國短期學習的學生將在8月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