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我們一輩子不會踏足,有些經歷我們從未沾及,有些體驗只存在於我們想像之中。但是對於這樣的地方,這樣的經歷和體驗,我們又充滿了好奇和窺探的慾望。
就比如說:新加坡的監獄
新加坡監獄和戒毒所,都歸屬於新加坡監獄署統一管理,旗下有13個機構分屬於3大集管區,比較知名的就是:
新加坡樟宜監獄
海軍部西監獄
丹那美拉監獄

關於新加坡監獄 – 1825年4月18日 第一批刑事罪犯抵達新加坡開啟了新加坡的監獄史,他們被安置在「勿拉士峇沙」,運河旁的臨時小屋中。
新加坡的第一座民事監獄在1847年建於珠山樟宜監獄建立於1936年,是英國人在新加坡建築的最後一間監獄。
1946年新加坡成立了監獄署 – 1994年建立了丹那美拉監獄,還有樟宜女子監獄和戒毒所。
樟宜女子監獄

2000年加基武吉中心成立這是一所監獄學校,2004年監獄署推出了黃絲帶項目,為了讓罪犯可以更好的回歸融入社會。
新加坡監獄生活
牢房一般住4人也有8人間,還有單人間是給特殊犯人的,比如說是重型犯。監獄的牢房「三個沒有」。這讓監獄和外界的生活變得截然不同。
第一是牢房廁所沒有門,也沒有可以遮擋的帘子因為在監獄裡是沒有隱私可言的。這樣做可能是為了服刑人員的安危,也便於獄警的監察和管理。

第二是牢房裡沒有黑夜,監獄都是使用常明燈,24小時亮著燈,24小時的監視。讓一切細微的無常,在這無眠的青天白日之下,無處遁形。
最後就是牢房裡面沒有床,犯人都是睡在自己的蓆子上!當然,這裡也不會有空調和風扇。
大家都有一個小箱子裝私人物品,有牙刷也有牙膏,可以帶入牢房的私人物品,有著嚴格的規定,牙刷的柄也是非常的短小。

監獄裡的伙食,當然不可以說是美味,但是也算營養均衡,監獄裡面有一個大球場。每天有固定的時間出來活動一下,有些也有圖書館這樣的基礎設施。

有些犯人在監獄裡,可以獲得洗心革面的機會,修讀N level和O level。犯人也會在監獄裡做工,比如接電話幫一些快餐店服務,另外還做蛋糕和糕點。

新加坡的監獄,採用了很多現代化的技術,也把科技手段運用其中新加坡監獄的目標。是邁入「無獄警時代」。
冰冷的監獄在常明燈的照耀下24小時無休,這裡的人們走走停停,如果能夠有一次機會!可能大家都願意洗心革面,出獄後獲得重生。
不過如果真的有這樣選擇的機會,我想很多人都不會,選擇做這樣那樣的壞事,將自己推向冰冷潮濕的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