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許多工作崗位都寫著海外留學者優先,這讓許多小夥伴都選擇到新加坡留學,但又不知道怎麼選學校,網友「Serena_王娜」在《新加坡眼》APP上分享了自己整理的怎麼在新加坡選國際學校和政府學校,以下為網友全文:
羅翔老師有句名言:「一個知識越貧乏的人,越是擁有一種莫名奇怪的勇氣和一種莫名奇怪的自豪感。因為知識越貧乏,他所相信的東西就越絕對,他根本沒有聽過與此相對立的觀點,夜郎自大是無知者和好辯者的天性。」

經過這場全球疫情,相信大家也看到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就業環境,「卷」態百出,「焦慮瀰漫」是普遍現狀,卷學歷,卷背景,卷人脈。 職場人開始出現分水嶺,很多崗位招聘要求中赫然寫著:有海外留學經驗者優先,所以無論是在個人職場發展還是孩子教育問題上,大家都有了新的認識。出國讀書,掌握新語言,了解更多的海外資訊,增長自己對世界的認識,是提升綜合競爭力繞不開的話題。

一直以來,孩子的教育問題都是家長們都比較頭疼的事情,很多國內朋友抱怨上海戶口制、學區房的問題,其實新加坡也是一樣的情況。

首先我們從教育體制來理解:
新加坡政府學校採用的是精英教育,有分流制度。小六會考、O水準、A水準,層層篩選分流,一路考到大學。比較專注於學科知識。學習課程(MOE)和南洋課程,並且以華語或英語作為教學語言。本地學校主要針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學生。
代表學校有:
■ Raffles Institution (RI) 萊佛士書院
■ Hwa Chong Institution新加坡華僑中學
■ Anglo-Chinese School (Independent) 新加坡英華中學
■ Hwa Chong Institution (HCI) 新加坡華僑中學
■ Nanyang Girls' High School南洋女子中學
■ Raffles Girls' School (Secondary) 萊佛士女子學校
■ Catholic High School卡梅爾天主教高中
新加坡國際學校通常提供國際課程國際文憑課程 (IB) 和美國高中課程 (AP),並且常常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這些學校通常針對國際學生和本地學生家庭,提供更高水平的課程和教育資源,以後申請大學的方向可以更為多元。
代表學校有:
● United World College of South East Asia (UWCSEA) 新加坡東南亞世界聯合書院
● Singapore American School (SAS) 新加坡美國學校
● Canadian International School (CIS)加拿大國際學校
● Chatsworth International School新加坡查茨沃斯國際學校
● German European School Singapore (GESS) 新加坡德國歐洲國際學校
●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School (ICS) 新加坡國際社區學校
● ISS International School新加坡國際學校
● Nexus International School Singapore新加坡萊仕國際學校
● Tanglin Trust School新加坡東陵信託國際學校
● Stamford American International School新加坡史丹福美國國際學校

每個家庭對未來的規劃也不同,比如以後是想去國外繼續深造,還是定居新加坡找工作生活,所以國際學校和政府學校該怎麼選呢?
我們不妨通過以下六個方面來做對比:
1、入學方式:
新加坡政府學校對於學術的要求比較嚴格,需要通過PSLE考試,考試通過才可以報名申請。通過率在20%~30%,有一定的失敗機率。初中階段主要就是考數學和英語,高中階段還要再加上科學。擇優錄取,通常在國內政策中小學上學,沒特別補習過英語的學生,至少到新加坡補習6個月語言才有可能通過。可以降級申請。而正是因為學校招生門檻高,學術要求苛刻,因此新加坡排名前三的政府學校每年的大考成績以及學生走向都很出彩。
英華國際學校:IB均分37.7,通過率99.4% 華中國際學校:IB均分37,通過率99.3% 聖若瑟書院國際學校:IB均分38,通過率100% 另外在政府學校成績優異的外國孩子,有機會拿下PR(永久居民),如果家庭和孩子打算長久在新加坡發展,選擇政府學校比較合適。
新加坡國際學校大部分都有自己的招生考試,沒有AEIS那麼「變態」,錄取率還是很高的。準備材料充分,學位都不會有問題。國際學校雖然相對好進,尤其在幼兒園階段,基本沒有入學考試,但一些熱門學校學額緊張,等待期可能會很長。
國際學校對於中、高年級還有語言考試(有一些中國的初中生過不了),低年級則沒有嚴格要求(可能入學後上第二語言班,幫助孩子跟上學習進度)。
如果是想從幼兒園進小學一年級,政府學校報名有先後順序:校友、義工、公民/PR、家庭住址。在當年8月13日還沒有敲定一所政府小學,那就必須要去國際學校了。
2、費用
新加坡政府 幼兒園:8-9萬,小學:4-5萬,中學:9-10萬 新加坡國際學校 幼兒園:12萬左右,小學:15-18萬,中學:20-25萬 上述是學費,每個學校都會有些差異,會涉及到學雜費。比如說註冊費、校園建設費、ESL(英語第二語言課程)費用等等。一般國際學校的註冊費用將在3000-5000新幣不等。
3、畢業文憑
政府中學拿O LEVEL,JC拿A LEVEL,適用於申請大英國協大學。
國際學校拿IB成績能申請全世界156個國家1984所大學,並且一流學校,比如美國藤校優先考慮有IB成績的學生。但是IB的課業繁重,這點也要考慮在內。
4、活動方面
政府學校相對重視知識的全面性和深度,所以在活動安排上多以學科知識類競賽為主。除此之外還會提供廣泛的課外活動和機會,以及領導力培訓和社區服務,甚至是出國參訪校外教學。
國際學校除了自主參加的學科知識類競賽外,還有更多樣的競賽,比如說FRC機器人大賽、FBLA商賽、NEC競技挑戰賽等等。眾所周知,國際學校的社團資源和靈活度遠遠高於絕大部分體制內院校的,所以,大家才會聽到身邊那麼多國際學校的雞娃以及牛娃們,除了要刷活動、刷競賽、刷履歷,還要忙著寫大大小小的文書。其實都是為了能在招生官面前更全方面地展示自己,並沒有外界所說的「輕鬆」,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5、上學時間
政府學校可選全天或者半天制。時間是7am-7pm,很多學校周六還可以再托早上半天,對於雙職工家庭來說,真的很人性化。
國際學校大部分可選半天或者全天,有的也可以選擇一周三天,具體看學校規定和孩子年齡,全天時間基本上都是早上八點半到下午三點半左右,所以學校託兒的時間會比公立短,所以家裡需要有人照顧放學的孩子。
6、教學設施
政府學校是新加坡基礎教育設施,學校裡面一般有足球,籃球,桌球場,體操館,實驗室等基礎教學設施。
國際學校通常配有比較先進的教學設施,游泳館,攀岩,大小提琴,鋼琴之類的各種樂器等等。
總體而言,新加坡國際學校更適合對國際化教育有高要求的學生和家庭,而新加坡政府學校則更適合對新加坡教育制度和文化有興趣的學生和家庭。兩者都具備含金量很高的教學水準。孩子教育得未雨綢繆,所以具體怎麼選?需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偏好,以及父母自身綜合實力來決定。
(圖文來自新加坡眼APP網友Serena_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