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開學啦
新加坡小學開始報名啦!
·開學第一課·
2022新加坡小學開始報名啦,新加坡的各位寶爸寶媽們要給寶貝們選擇小學啦!
小學的選擇在整個孩子成長的階段非常的重要。這個時期內,孩子的一些習慣將逐漸形成並固定,孩子的人格將會逐漸的成熟,孩子的是非觀也逐漸的建立。
選擇合適的學校也就是選擇接下來6年的朋友圈子,去找到孩子更感興趣的方向,培養好人格和品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都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
今天的文章乾貨滿滿,今年不報名的家長朋友們也建議收藏哦~
選擇學校主要需要考慮哪些方面呢?今年教育部新頒布的申請政策又有哪些需要額外注意的呢?我們接下來逐一講一講~
4大決策點
CHOOSE A
SCHOOL


1.家校距離
「學區房」的概念在新加坡也是有的。如果家長有明確的選校方向,哪怕沒有購買學區內的房子,可以提前搬到目標學校1km-2km左右,也是可以獲得「學區房」優先選擇學校的資格的。
那除此之外,家校距離也是選擇學校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一點。如果學校距離家很近,孩子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休息,在孩子升到中高年級之後,他們也能夠獨立去上學或者回家,家長不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去接送孩子上下學。
2.學校環境
我們這裡提到的環境包括兩個,學習環境和文化環境。
學習環境指的是這個學校整體的學習氛圍。小學所需要學習的都是一些基礎的學科知識,難度不大,所以大部分學生的成績差距不大。我們建議家長去參考一些目標學校的畢業生,了解一下該學校教師和學校整體調性。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才能讓每個人都變成優等生~
關於文化環境的討論,我們探討以下兩個方面-種族和性別。
新加坡是一個種族多元化的國家,所以如果孩子有特殊的宗教信仰或者族群,可以選擇專門的church school(教會學校)或者clan school(族群學校)。大部分的學校還是多種族混校的情況,但是學校裡面都會設立不同的功能性教室用以滿足宗教方面的需求。
另外新加坡的學校還可以以性別作為區分,分為男校、女校和混校。單性別學校的優缺點都很明顯。
孩子未來是會逐漸的走向社會的,社會只會比學校更複雜。我們建議如果不是有特殊需要,那多種族的混校其實是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幫助的選擇。
3.孩子身份
首先,如果孩子有其他兄弟姐妹或者父母本身畢業於該小學,那麼這個學生可以直接被錄取。
另外,錄取也要優先考慮孩子是否為公民、PR。如果能夠提前幫孩子轉換身份,就能夠更容易在Phase 1鎖定夢校。
4.特長-CCA
各個學校都有不同的CCA,如果目前孩子已經有一些興趣愛好,可以考慮去有相對應的CCA的學校,具體每個學校有哪些課外活動可以通過:https://www.moe.gov.sg/schoolfinder 去搜索。

3大政策變動

1.2A階段合併
根據MOE早前公布的新政策,小一選校的兩個階段:2A(1)和2A(2)合併成2A階段。這意味著只要父母或者其他兄弟姐妹是校友,無論是否為校友會成員,都會在這一階段為孩子報名,即校友會成員不會有額外的優先權。
2.2C階段預留學位翻倍
2C階段,所有本地小孩(公民+PR)都可以報名競爭名額。這個階段的名額是通過居住地離學校的距離範疇+孩子的身份排名的。
2022年以前2C階段的學位數量是20個/學校,今年增加到了40個/學校。
大體上優先級如下:
1公里以內+公民>2公里以內+公民>2公里以外+公民>1公里以內+PR>2公里以內+PR>2公里以外+PR
3.家校距離計算方式改變
由於在2C階段需要考慮家校距離,那麼新的家校距離計算方式又會怎樣影響2C階段的抽籤情況呢?
舊:到學校的最中心,距離為1km到2km。
新:到學校的最外任意側邊界,距離為1km到2km。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新的計算方式會使得家校距離為1km和2km的範圍變大了,學區房變多了,那麼相同條件下競爭的孩子也變多了。
基於這樣的情況(競爭變大+學位數增加),往年抽籤數據的參考意義就沒有那麼大了。
雖然我們說選擇小學學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考慮的事情也很多。但是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找到他/她興趣點所在,是孩子們童年更重要的事情。
希望各位寶貝們都能進入到理想的學校,也或許會因為一些小小的運氣問題不能夠如願進入到申請的學校。但是我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