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期間,你會在路上看到這樣的場景:人們拿著食物作祭品祭拜,焚燒金銀紙等等。

人們相信,紙錢是逝者在另一個世界裡可以使用的錢,多燒一些紙錢,逝去的人在那個世界裡才會有錢用。人們焚燒紙做的手機、房屋等等也是同樣的道理。
鬼魂感到開心,就會祝福生者。

不過!對於一些佛教徒來說,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根據馬來西亞Nalanda佛教社會2014年發表的一篇文章,焚燒祭品的舉動並不是為了讓逝者在另一個世界能有充足的物品可以使用。
相反的,焚燒祭品是向所有人展示,逝者生前所擁有的財產都不能帶到來世。因此,焚燒金銀紙是一種「有效的教育工具」,以讓信徒更好地理解死亡後,世界上任何財產、名利都帶不走的概念。

另外,新加坡佛教寺院海印古寺的一名僧人則認為焚燒祭品並不具有任何信仰的意義,而是源於中國民間傳說的迷信,久而久之,成為一種傳統。
有些佛教徒甚至完全不相信經過焚燒之後的紙庫錫箔能夠供鬼受用,而且還會傷害自然環境。
越南的佛教僧伽更是於今年2月宣布拒絕焚燒祭品的做法,並呼籲佛教徒停止進行這類儀式。
當然,焚燒金銀紙儀式在新加坡不會輕易改變。不過本地一名僧人也表示緬懷尊敬的心態比焚燒金銀紙更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