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 · 智慧計劃」
理工學院也要參與其中!
事件 新加坡的五所理工學院聯手推出未來城市計劃;
目標 栽培建設未來城市的人才。
由義安理工學院(Ngee Ann Polytechnic)牽頭的這項計劃,將聚集工業、學術界、和政府機構的專家,輔導學生開展未來城市項目。

教育部長王乙康出席教育部和義安理工聯辦的教育與職業輔導研討會時,宣布這項計劃:
每年將有超過1000名來自義安、新加坡、南洋、共和和淡馬錫這五所理工院的學生參與這項計劃,了解政府和私人機構如何解決問題。他們也有機會在可持續城市設計、數據分析、以及物聯網方面,提供點子和作出貢獻。
計劃將在這個月中旬正式推出。
「 進入21世紀,城市綠化進一步發展,半個世紀的積累讓新加坡終於有了『花園城市』的美譽。
當然花園城市只是新加坡城市的一個特點而已,為了保障多元文化的發展,新加坡市中心保留了大量的帶有各民族風格特徵的建築,比如小印度,牛車水、各類寺廟等等,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讓居住在這裡也有了一種精神上的幸福感。

而進入全新的時代,新加坡提出創建「智慧國」的概念,並為之不斷努力。在城市建設上,新加坡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
未來城市計劃

眾所周知,新加坡的城市發展受限於國土面積太小。然而面對這樣的客觀情況,多年來新加坡卻憑藉優秀的城市管理規劃,穩穩占據著亞洲宜居城市排行榜的前三位。
不僅如此,為建設現代化智慧城市,新加坡政府推出了「未來城市計劃」發展戰略,投資金額高達1億5000萬元,為建立環境宜居、永續發展和韌性城市的目標而奮鬥。
未來城市計劃(Cities of Tomorrow Programme)是由國家發展部牽頭提出的。
城市建設的科研方向主要由三個:研發更先進的建築方法,建設更具韌性的基礎設施、開發新空間、推動城市永續發展的腳步。

(圖片來自The Straits Times)
此外該計劃還包括開發地下和海上空間,強化技術,降低開發成本;改善保養和維修建築的方式;研發新的建築材料,提升組屋生活環境等。
「未來城市計劃」把重點放在可以推動國家進步的重要課題上,為新加坡居民打造高度宜居和以人為本的永續城市環境。
合理的城市規劃

就人口密度而言,新加坡可是上海的兩倍多!!但為什麼在新加坡,就感覺不到如上海般的擁擠呢?這離不開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

公共運輸 在新加坡出行離不開公共運輸的幫助,四通八達的地鐵/輕軌系統,將各個角落連接起來。各條線路交叉的中轉站,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選擇!

開放式規劃 這也是新加坡城市規劃的另一個亮點,這裡社區沒有圍牆,樓和樓之間都是連著的,大家可以在其間自由穿行,大大減少了主幹道的壓力。自然而然也就避免了滿大街都是人的情形。

植樹造林 新加坡擁有立體的城市綠化。喬木、灌木高低錯落,綠草如茵,相得益彰;樓房有立面綠化,高架橋和立交橋有垂直綠化;全方位,立體的綠化讓新加坡仿佛置身於森林之中。
智慧國家藍圖時間軸

1
2002年
2002年,世界傳訊協會頒發「智慧城市」榮譽於新加坡。新加坡開始走上智慧國家的道路。
2
2006年
2006年,第6個信息化產業十年計劃「智慧國2015(iN2015)」啟動。為此,新加坡政府制定了4大戰略,包括基礎設施建設、資訊通信產業的發展、人才培養、經濟提升等重要領域。
3
2014年
2014年,「智慧國2015計劃」提前完成,「智慧國家2025」10年計劃隨即公布,世界首個智慧城市正在不遠處!
新加坡雖然人口密度高,
但卻不顯得擁擠。
可以看出城市的宜居性和可持續發展,
是離不開科學的規劃的。
新加坡在城市規劃管理上處於領先地位,
如今理工學院加入「未來城市計劃」,
對於城市規劃有興趣的同學們又多了一項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