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萱:家人是我的首位,生命很短暫,最重要是活得開心。( Mark Law攝)
(新加坡訊)從演員到糕點師、導演、編劇,歐萱的多重身份,讓她從不同角度體會人情世故。3月是女性自強月,她分享精彩的斜杠人生。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沒有當初的放手一搏,就不會有今日的種種契機。
歐萱攜帶自創糕點品牌Once Upon A Time到日本名古屋、大阪與東京三地,舉辦快閃活動,獲得不俗迴響。她笑說,快閃店費時兩年籌備,過程波折重重,從糕點構思、制服到禮盒設計均親力親為。第一站到名古屋參加日本最大巧克力博覽會,她說,籌備期壓力山大。「我很緊張,當下不知該如何反應,也不知該期待什麼,大家踴躍的支持讓我感動,兩年的壓力好像可以放下了。」
歐萱2001年參加電視台選秀比賽《新臥虎藏龍》入行,曾是電視台重點栽培的花旦。七年前,歐萱毅然不與舊東家海峽唱片與新傳媒續約,開設製作公司,進軍海外。三年前,她再次歸零,進軍餐飲業。
歸零的勇氣
甜品店草創期,各方酸言酸語讓歐萱一度難以消受,這次在海外吐氣揚眉,她認為,「比起說『你看我現在做得多好』,我更想讓大家知道,我是認真的。」
當初她堅持不找贊助,不靠投資者,「我想擁有完全的話語權和控制權。投資者的加入會改變經營模式。這家店是我的寶寶,我不想妥協,不要創意受到局限。」她說:「創業至今,我不曾做過試吃行銷(media drop)。這也是我的堅持之一,我不要別人認為我利用藝人的身份和關係做廣告。我只想讓大家知道我是很認真地對待這個新的身份和環境。」

歐萱:我是出了名的「下班回家」那種藝人。我不跟其他人出去吃飯,也不會特別跟品牌接觸。( Mark Law攝)
回想當初,歐萱笑說,演藝圈比餐飲業容易多了。「當藝人只要把戲演好,功課做好,平時大家就只把你當作一個娛樂話題,不會直接傷害你。當初從藝人轉行當糕點師,哇,那個改變和適應過程對我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文化衝擊。」
藝人的身份是一把雙刃刀,難免造成誤會,不少人認為她找藉口,製造話題。在學習的路上,她別無選擇,減少工作量,從制定訂餐系統到如何回復抱怨電郵,面對負評,她都得親自站上火線。
開業時期訂單紛至沓來,雖然團隊眾志成城,但初出茅廬經驗不足,導致訂單爆棚供不應求,歐萱也因此累壞暈倒。民眾買不到糕點而怨聲載道,在社交媒體上惡言抨擊。歐萱解釋,她患有貧血症,過去也曾多次暈倒,有鑒於情況急迫,無法完成隔日訂單,才公開身體狀況。
經過磨鍊是否變得更圓融?她道:「其實沒有,很多朋友都說我能夠在演藝圈混那麼久是奇蹟,他們覺得我的性格不適合演藝圈,因為我不會經營人際關係。我是出了名的『下班回家』那種藝人。我不跟其他人出去吃飯,也不會特別跟品牌接觸。」
最難走的路
做生意得放下身段有多難?電話另一頭傳來歐萱的大笑,「這些還ok。拍微電影找贊助商的時候,哇!那才是真正的辛苦。為了找錢,我遇見形形色色的人,那時是真的放下身段。很多人跟我說『好啊,見個面。』後來才發現他們只是要來見我,並沒有意願投資電影。某品牌甚至建議,讓我拿產品去賣,賺到的錢就當電影的製作資金。」
這些際遇讓歐萱眼界大開,也領悟到靠自己才能隨心所欲地朝理想邁進。她自編自導自演的首部微電影《記·意》(The Last Entry),以失智症為主軸,改編自她與乾媽的真實故事。微電影成功入圍東京短片電影節,對她來說,無疑是打了一支強心針。
寧舍康莊大道,也不願放棄初心。她說:「我只想做讓自己開心的事,妥協反而做得不開心,乾脆別做。從進入演藝圈開始,我就常常得做不同選擇。只不過當演員時那些選擇都不是很緊要,當我成立自己的製作公司後,那些選擇才顯得至關重要。比如如何在做選擇時達到平衡?每個選擇所帶來的後果都不一樣。」
月娘經典回歸
電視台開拍《小娘惹之翡翠山》,歐萱回巢飾演山本月娘。16年前,《小娘惹》以娘惹家庭為背景,聚焦大家庭錯綜複雜的感情,融入豐富娘惹文化。歐萱一人分飾母親黃菊香與女兒山本月娘二角,結果飲恨「紅星大獎」最佳女主角,敗給同劇的白薇秀,成為頒獎禮上最大遺珠。無可否認的,這個角色將她的事業推上最高峰,「山本月娘」從此成為經典。
歐萱的糕點快閃活動在日本巡迴時,不少粉絲到東京站給予支持。「有個在日本念書的女孩跟我說,她4歲時看了《小娘惹》後非常喜歡。除了吵著父母給她買一套kebaya,也跟父親到戶外活動現場去看我,當時人很多,她坐在父親的肩膀上,怎麼都看不到我。」也有當年旅居新加坡的日本人,以及在中國看過該劇的觀眾特別去支持她。時隔多年,觀眾的熱愛不減,讓她莫名地感動,也證明了這個角色的不敗魅力。
開拍續集,山本月娘只能由歐萱來出演,不作他選。她坦承,收到演出邀請時心情複雜,並無演出意願,「山本月娘是我塑造出來的經典角色,我不想隨便接演,否則會對不起這角色。若要我再次飾演山本月娘,我必須知道回來有什麼意義。」

文章摘自《風華》雜誌3月號, 更多內容可瀏覽iconsingapore.com。(《風華》提供)
經過劇組多番接洽,她最後基於對金牌編劇洪榮狄的信任才決定參演。「我跟榮狄合作多次,對他有一定信任,以往的大製作他都很信任我,將角色交到我手上,如果他有把握把月娘寫好,我就接。」
目前將重心放在甜品店的歐萱,未來可會多接戲?「角色得要豐富、有影響力,才值得讓我放下手上的工作來投入。」她同時感嘆,以前的演員無須顧及社交媒體上的曝光率,可心無旁騖地投入角色。「年輕演員受Instagram影響,容易分心,我不禁想問『你是演員還是網紅?』」
問她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什麼?她毫不猶豫地回答:「做讓你開心的事。以前我會拼事業,但自從多年前乾媽去世後,我的生活重心有了大轉移,我決定把家人擺在首位。父親生病時我得出國拍戲,我跟監製說『如果發生什麼事,我會在第一時間飛回家。』父親只有一個,你們可以說我不專業,但我無法放下家人。生命很短暫,最重要的是活得開心。」
圖、文: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