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剛剛結束,很多學生都在焦慮,「初試結束後,感覺考試成績不及預期,現在才想要申請出國留學,不知道時間還來不來得及?」
結論是,來得及但是得快!畢竟海外大學是採取的「申請制」,熱門專業申請人多,但申請名額有限。越早申請機會越大,越往後拖,競爭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我們建議,在考研初試中,感覺沒發揮好,成績不理想的同學,gap一年不如放手一搏申海外碩,現在還有機會!
新加坡,作為亞洲教育的璀璨明珠,憑藉其緊湊而豐富的碩士課程、高質量的學術教育和國際化的視野,成為越來越多準備就讀研究生的學生的首選。
考研後選擇新加坡的優勢
入學要求寬鬆
「雙非」背景的同學,也可以申請到世界排名靠前的名校就讀,無雅思托福可配語言入學。
優良的移民政策
在新加坡就讀專業課程畢業後,和其他國家相比,就業機會高,發展空間廣闊。在新加坡工作半年以上就可以申請綠卡。
簽證手續,簡單便捷
申請留學簽證的獲准率既快又高,新加坡政府歡迎中國學生前往新加坡學習,並願意留下高素質人才,所以簽證的審批程序比其他國家都要簡單、快捷。
新加坡碩士課程學制
授課型碩士
包括理學碩士MSc,文學碩士MA,工商管理碩士MBA等,以授課、講座以及論文為主,為就業提供學術基礎,比較類似於國內專碩的概念。一般為1年到1年半。
研究型碩士
更適合想要讀博士的學生,讀書期間不授課,跟著導師做研究,比較類似於我國學碩的概念。一般為2到3年。
考研後留學,25Fall還有機會
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為例,大多數碩士專業都在2024年11月4日才開放申請,且截止時間也都集中在次年1月底至2月底。
詳情如下:
生物科學學院、化學化工與生物技術學院、社會科學院、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
截止申請時間:2025年1月31日
物理與數學科學學院、藝術、設計與媒體學院、人文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與航空航天工程學院、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
截止申請時間:2025年2月28日
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截止申請時間:2025年3月31日
部分專業上,區塊鏈碩士、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在2025年2月28日截止申請。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下的信息系統碩士、媒體傳播碩士和知識管理碩士在2025年2月15日截止申請,信息研究碩士在2025年1月31日截止申請。
再來看新加坡國立大學,也有部分學院及專業在2024年10月至11月才開放申請。
詳情如下:
設計工程學院
截止申請時間:2025年2月28日
藝術與社會科學學院
截止申請時間:2025年1月15日
部分專業上,工商管理碩士在2025年5月13日停止申請,計算機學院下的計算機碩士、人工智慧計算碩士在2025年1月31日停止申請。理學院除了數據科學與機器學習碩士、量化金融碩士、統計學碩士在2025年1月31日停止申請外,其餘專業都在2025年3月15日停止申請。
另外,新加坡除了擁有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等一流的公立名校,還有與英國、澳洲、愛爾蘭等名校聯合辦學的私立高校,具有成績要求比新加坡公立學校低、中國教育部認證、文憑含金量高、學制短、高性價比等諸多優勢。
申請時間上,新加坡私立高校的碩士開學時間比較靈活,分別為1月、4月、7月、10月。在開學之前至少需要提前兩個月準備申請即可。
因此,不論是哪種水平的考生,在考研後都可以在新加坡找到適合自己的海外碩士之路,並且時間上也來得及。
碩士申請時間線
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
定下目標學校,準備申請材料,如個人陳述、簡歷、成績單、推薦信等。
2025年1月至2月
遞交申請材料,儘量趕各院校第一輪申請。及時跟進申請狀態,如果申請被拒,要抓緊時間補申。
2025年2月至4月
留意申請結果,不同院校的審核速度不同,需持續關注申請狀態。另外,還需注意接受offer的截止時間、是否需要交占位費以及繳費的截止時間、住宿申請的截止時間等。有些學校可能會要求面試,無論是現場面試、電話面試還是視頻面試,都要提前做好準備。
2025年4月至6月
等待申請結果,學校一般會在申請截止日期後的幾個月內陸續發放錄取通知。
2025年6月至7月
行前準備,辦理簽證,順利入學
碩士申請攻略
精準提升背景:展現你的獨特優勢
學術成績與語言水平:保持優秀的學術成績是申請新加坡碩士的基礎。同時,良好的英語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參加雅思、托福等語言考試,提高自己的語言水平,為申請增加競爭力。
實習與科研經歷:積累與所申請專業相關的實習和科研經歷,能夠展現你對專業的熱愛和執著。選擇權威性的實習單位或參與高質量的科研項目,能夠大大提升你的申請背景。
個人特長與興趣愛好:除了學術和科研經歷外,展現你的個人特長和興趣愛好也是非常重要的。這能夠體現你的全面發展和個人魅力,為申請增添色彩。
避開申請誤區:確保申請順利進行
不了解申請時間與要求:務必關注所申請項目的開放時間、截止日期和具體要求。提前了解並做好準備,確保在截止日期前提交完整的申請材料。
申請材料不完整或不符合要求:認真閱讀申請指南和要求,確保提交的申請材料完整、準確並符合要求。注意檢查材料的格式、排版和語言表達等方面的問題。
忽視個人陳述與推薦信的重要性:個人陳述和推薦信是申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要認真撰寫個人陳述,展現自己的學術背景、研究興趣和未來規劃。同時,積極尋求合適的推薦人,讓他們為你寫一封有說服力的推薦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