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新加坡的教育,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也許是新加坡學生高達14%的哈佛錄取率,以及每年畢業生平均分高出世界均分30%,滿分人數占比全球滿分人數一半,70%的學生能夠以極高的畢業成績報考世界TOP50大學。
從全球教育水平排名來看,新加坡教育位列第一,卓越的學術水平與國際考試成績舉世矚目,「新加坡教學模式」也成為六十多個國家效仿的對象。

新加坡的精英教育
那麼新加坡延續四十多年的精英教育模式,是如何打造出「新加坡出品,必屬精品」的金字招牌的?
這朵盛開於南部大海的教育之花,又是如何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學子慕名而去的呢?
每一個試圖用嘴把新加坡的教育制度講明白的人,最後都只能上手,畫一個堪比北京地鐵的路線圖,或者一張相當複雜的流程圖,才能解釋清楚新加坡孩子們要經歷的求學旅程:

新加坡教育中的精英主義貫穿了從小學到大學的整個體系。
最早的分流從小學就開始了,新加坡的小學生在畢業時就會面臨第一次人生抉擇:小學六年級畢業生需要參加離校考試(PSLE),並按PSLE成績進行學生分流。
精英教育分流制度
直通車計劃
一般來說,前5%的學生可以參加直通車計劃(Integrated Program)。
這些學生被認為有足夠的實力進入大學,所以接下來會接受6年的課程(4年初中,2年初級學院),中途不需要分心準備O水準考試,直接在中六結束時參加A水準考試,升入大學讀本科。
快捷班
50%左右的學生升入快捷班(Express Stream,4年),中四(初中)結束後進行O水準考試。

普通學術班
20-25%的學生進入普通學術班(Normal Academic),在中四(初中)結束後參加N水準考試,合格後升入中五再參加O水準考試,成績優異的進入初級學院(JC,相當於高中),大多數會接受職業技術教育或者直接工作。
普通工藝班
15-20%的學生進入普通工藝班(Normal Technical),中四(初中)結束後參加N水準考試。
極少數人可以通過N水準,然後再讀一年參加O水準考試。如果O水準考成績太差,可以留級重考,也可以直接進入技術學院ITE學習。
精英教育實行的幾種「國考」
1、新加坡劍橋『A』水準Alevel考試
新加坡國家級的統一入學考試,相當於高考,每年由英國劍橋大學和新加坡教育部共同主辦。
『A』水準證書受國際認可,可用來申請新加坡公立大學、大英國協國家、美國等其它國家的高等教育學府。

2、新加坡劍橋『O』水準O Level考試
每年定期在新加坡舉行。這類全國性考試由英國劍橋大學與新加坡教育部聯合舉辦,考生通過的考試和取得的學歷均獲得國際認可。
憑藉此成績,考生可赴英國、美國等國家的大學深造,也可以選擇就讀新加坡政府理工學院(相當於專科)、新加坡政府初級學院、新加坡私立教育機構 。

儘管新加坡這種分流制度很殘酷,但是不得不說,精英教育帶來的成果還是受到世界矚目的。
經過這一場場考試,一次次分流,最後進入大學的就是新加坡最「善於學習」的一批學生。
而能進入名校的學生更是優中選優的人才,這也就難怪為什麼新加坡國立、南洋理工常年霸榜前幾名,畢業生又為什麼那麼受僱主喜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