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教育是新加坡兩大招牌,公立大學有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南洋理工大學(NTU),新加坡管理大學(SMU),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新加坡理工大學(SIT),新躍社科大學(SUSS)六所。其中NUS和NTU在近些年在QS,Times排名上表現不俗,綜合排名能夠在全球前十位左右。
為什麼選擇NUS
相比於北美
國際形勢日新月異,中美關係日漸緊張,芝加哥、紐約等地槍擊案頻發,再加之美國H1B工作簽證、綠卡政策逐漸收緊,因此很多打算出國讀博的同學們在綜合考慮簽證check、生命安全、未來發展等因素後,逐漸把視線從美博轉移到新加坡、日本、歐洲等地。
此外,除了個別高校,美國大部分高校都坐落於人煙稀少的地區,雖說基礎設施完善,但是娛樂、休閒、購物場所相對缺失,這點是無法和來新加坡NUS讀博比擬的。
飲食方面則更不用多說,華人眾多的新加坡,沒有什麼家鄉食物是這裡買不到的,不用為一日三餐所愁,也不用天天生無所戀地望著Pizzahut、Taco Bell、Burger King等一系列高熱量食物,或者因為外面吃太貴而且選擇太少,每天思考著摸索著自己做飯。
其他考慮
NUS多數教授帶的學生相對較少,幾乎沒有行政任務,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對每個學生的培養當中。
其次,NUS的科研經費投入相當巨大,例如NUS CQT在建立國家量子安全網絡 (NQSN)這個項目得到了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 (NRF) 的支持,啟動基金為850萬新幣。NUS不怎麼存在多開會、多立項、少成果、拉山頭等現象,疫情之後在出訪國際會議方面也是相當方便。
此外,平時工作過程中,全英文交流模式有助於文獻閱讀、論文撰寫、國際會議討論交流、找工作英文面試等等。此外,目前中國境內部分一線城市對海外留學生有較好的落戶政策。
在上課方面,NUS對博士生修的學分限制比較低,基本上每學期兩門課,兩年左右修完。因此,可以投入大量的時間在科研之上。
津貼&日常工作生活
津貼
大部分博士生津貼為2200新幣/月,部分學院會設立Qualify Exam,通過之後津貼會有400刀左右上調;少部分學院(NGS、CQT等)有更高的津貼,如果住在校內宿舍(600新幣左右)、一日三餐食堂解決的話(500新幣左右),則至少每月可以攢下一半以上的津貼。博士學費是全免的,少部分學院不要求學生做助教。
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中,NUS交通也是極其便利,出海旅遊、商場購物、環球影城、電影KTV等一應俱全。全年溫度在25到30度左右,氣候宜人,是旅遊度假的聖地。
畢業要求
畢業要求上,例如NUS工學院對於博士生最官方的硬性發文章要求是一篇。但你的導師則完全控制著畢業的軟性要求,如果你的導師認為你工作量不達標,那學校則完全以你導師的評價為準,當然在畢業答辯時,學院/你本人會邀請一個Thesis Committee,監督你和你的導師。
工作氛圍
NUS的教授來自於新加坡本地、北美、印度、中國、歐洲等。各個國籍的導師所帶領的實驗室各有不同,譬如新加坡籍和歐洲的導師,實驗室里的成員國籍會比較綜合,氛圍也更開放。
但總的來說,我的感受是(本人導師為德國人),這裡的導師大都看重工作成果而非工作時間,比較尊重周末,不會強求學生周末來實驗室工作,比較尊重假期,在工作進度過得去的情況下對於請年假比較寬鬆;注重發文章署名,較少有文章署名順序與工作量不成比例的問題。
最後,如果你在考慮來新加坡留學,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你一個參考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