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不久前剛剛推出的「新加坡科技准證」移民方法。
現在世界上有點追求的國家,都是極度渴望網際網路和高科技行業的人才。新加坡作為東南亞唯一的已開發國家,求賢若渴之心早已名聲在外。
不久前,新加坡的經濟發展局推出了一種新的移民方式——「新加坡科技准證」。希望藉此招攬全球性科技人才,以促進新加坡科技生態系統的發展。
這種新的移民方式,有點類似於過去的新加坡自雇移民,不過自雇移民需要投資50萬新幣(約238萬人民幣),如果創辦公司的話還需要僱傭當地員工,門檻還是有一點高。
但是「科技准證」的門檻就要低很多了,申請人可以選擇在新加坡創辦公司、做投資人、也可以受僱於新加坡的企業,無需投資,只需要滿足科技人才的要求就可以了。

具體的申請條件如下(以下3個條件滿足2個即可):
1、過去一年的固定月薪至少為2萬新幣或等額外幣;
2、曾在至少5億美元或至少擁有3000萬美元以上的科技公司中,擔任高管至少5 年;
3、曾在擁有至少每月10萬個用戶或至少1億美元收入的科技產品的開展研發工作,至少完成超過5年以上。
上面這些要求,中國網際網路大廠的人才就有很多可以滿足。
以騰訊為例,到T3-3級別的員工,年薪都是輕鬆過百萬的,完全能夠滿足新加坡科技准證的要求。

其他的網際網路大廠如小米、位元組跳動、阿里、網易、華為等等,薪資水平和騰訊不相上下,華為更是號稱人均年薪75萬人民幣。
目前,前往新加坡設立辦公地點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也越來越多,比如騰訊、位元組跳動、阿里都已經落地新加坡。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出海浪潮,也會帶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才拿到新加坡的綠卡。
這個科技准證獲批之後,會先以工作簽證的方式登陸新加坡,工作滿2年之後,就可以申請永久居留權。
新加坡是我一直以來認為最適合華人移民的國家。
因為這是華人在海外創立的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現代國家。難得的是,新加坡不僅發展成為了已開發國家,大量吸收西方文化的同時,還很好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中國人去新加坡生活,可以用英語、中文、福建話和廣東話進行交流,無論哪一種語言,在新加坡都能夠溝通自如。其他的傳統節日、飲食習慣,也能夠找到熟悉的感覺。
如果把移民的考慮因素分為五個要素,分別是:居住環境、福利保障、教育質量、投資環境、就業環境的話,那麼新加坡在各方面的得分都很高。

居住環境(8分):作為世紀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新加坡卻憑藉良好的城市規劃,被羨慕地稱為「花園城市」。
福利保障(8分):作為「國家資本主義」的新加坡,將國家當成公司,將國民當成股東,給予了每位股東優厚的福利。
教育質量(9分):新加坡的基礎教育常年排名國際前茅。老師一手拿著國際化的教材,一手拿著鞭子,既和國際接軌,又保留了傳統。
投資環境(8分):自從世界銀行發布《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以來,新加坡就一直排名世界第三,作為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這裡沒有外匯管制,賺錢後想要匯出去,沒有特殊稅費。
就業環境(7分):新加坡失業率常年在2.8%-3%,但因為地小人多,新移民剛來想找到工作,還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此外,更多人才看重的,是新加坡優惠的稅收政策。新加坡是賦稅最低的國家之一,企業所得稅為17%,免資本利得稅,允許新加坡公司的股東享受股息收入免稅等眾多的稅務優惠制度。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的稅率也是全球最低之一,所得稅率是用前一年的收入扣除適當項目後,以累進式徵稅。納稅居民可以就子女撫養費,職業培訓費,保險費以及公積金繳款,慈善捐款等事項享受個人所得稅減免。

稅收優惠是新加坡發展成為國家金融中心的穩固政策,如果不是長期堅持低稅收政策,那麼新加坡很難像今天這樣吸引了大量的外國投資。
摩根史坦利財團的亞洲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曾經說:「事實上,新加坡的成功主要是因為它成了腐敗的印尼商人和政府官員的洗錢中心……為了支撐經濟,新加坡還新建賭場來吸引更多來自鄰國的贓款」。
謝國忠的這段評價自然有些極端,有失偏頗,新加坡的成功不僅僅是成為了「洗錢中心」,更是自身政策的成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裡真的很適合高收入、高凈值人群來做海外資產配置。
中國最著名的餐飲連鎖公司海底撈和最著名的醫療器械公司邁瑞,兩家公司的老闆全部都拿了新加坡的護照。
阿里巴巴兩大創始人馬雲和蔡崇信,多年前就在新加坡設立了家族信託基金,為他們的個人家族財富進行全球投資。
你熟悉的這些面孔,也全部都是移民了新加坡。

圖片來源:《精武門》

圖片來源:《唐伯虎點秋香》

圖片來源:《還珠格格》
還有全球更多低調的土豪紛紛將國籍和財富都換成了「新加坡」。
賺錢了就移民新加坡,已經成為了全球高凈值人士和高科技人才,心照不宣的默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