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體育學院恢復實體課程已有一個星期,為了遏制冠病疫情傳播,有學院規定學員訓練時也必須戴口罩。這意味著訓練的流程和活動必須調整,以避免學員過度操勞。
體育學院訓練調整
學員經歷五個星期線上訓練後,終於可以重返學院練習,但所有人得時刻戴著口罩。包括教練在內,每場訓練最多五人,一旦不戴口罩,參與人數就不能超過兩人。學院也因此降低訓練激烈程度。
新加坡擊劍學院聯合創辦人林佇凌透露:「我們現在專注在技巧上微調,像是擊劍的基本功,如腳步動作、與對手的訓練、手部動作。所以他們不致於會累到必須要摘下口罩。」

而戴口罩訓練,對這群羽毛球學員來說,也有它的益處。
羽毛球學院創辦人王寶榮表示:「多數學員在體力方面有點掙扎也更容易疲憊。如果戴口罩條例繼續,那肯定會影響他們的訓練進度。」
一名學員認為:「會比較難呼吸,但是過了三四次訓練我也比較習慣了。」
另一名學員則說:「如果我不全力以赴,那就不會把球打好,以後也不能參加比賽。」
為了避免學員過度勞累,學院也做足措施,例如增加休息的次數。
民眾體育活動
專業學員的訓練減輕了,普通大眾倒是需要在減輕限制後進行體育鍛鍊活動。
新加坡在室內體育活動的條例有所放寬,過去一個多月無法到健身房運動的民眾,紛紛提早預約健身,多個健身房本周的預約都已滿。
從21日起,可恢復不戴口罩在室內做運動,但限制在兩人一組,每組要保持至少三米安全距離。室內與戶外有戴口罩活動可達30人,每組最多五人。
到了7月中,所有在健身房參與沒有戴口罩活動的工作人員每14天都要接受快速簡易檢測(Fast and Easy Testing,簡稱FET)的強制新冠肺炎檢測。

新加坡體育城重開兩個星期來,實施嚴格的安全管理措施,部分運動只允許兩人進行。明天起除了兩項水上樂園,所有場地將開放給公眾使用。
安全距離大使會在附近巡邏,確保公眾遵守條例。體育城接下來有幾場大型活動包括9月份的五月天演唱會,主辦方還在等待當局的安全指導原則。
新加坡體育城商務與營銷副總監陳佩芬透露:「體育城收到許多演唱會的銷售諮詢,我們也相信不管有再多線上活動,都始終無法取代現場活動的感官體驗,所以我們也希望儘快滿足市場與觀眾的渴望。」
體育城的水上樂園依舊關閉,而游泳中心則在星期一開放讓民眾使用。
新加坡體育課程
新加坡的教育者們認為,如今的電子時代,受到電腦遊戲的影響,青少年精力旺盛若不加以正確的疏導和釋放,難免會將過剩的精力用於他處。
因此提高體育課質量、安排適當的體育活動,就成為了克服不良嗜好的重要途徑。

從小為學生奠下穩固的體育基礎,有助於鼓勵他們終身保持健康生活。
在所有小學、中學的課程表中,都必須保證固定的體育課時安排。一般學校每周都有3節體育課,每節課30分鐘,體育課的活動項目包括籃球、足球、跳高、跳遠等,有些教學設施較好的學校還有專門的室內體育館,學生可根據興趣選修業餘體育課,如柔道、攀岩等。
低年級的學生因身體條件所限,體育老師會安排一些非激烈對抗的田徑運動,高年級的學生則會選擇籃球、足球等有較多身體碰撞的競技運動。
除課程表上的固定設置外,新加坡的中小學裡還有各種學生自發組織的課餘體育小組,在結束了一天的課程後,進行1—2小時的體育鍛鍊。
OBS(Outward Bound Singapore)
OBS(Outward Bound Singapore)即新加坡中學最有特色的體育項目,要求每位中學生在中三必須參加的野外生存訓練。

有些初級學院的學生也會有選擇性地參加。在參加前,學生都要進行體檢,通過了就可以在當季參加訓練,沒有通過的會在下一季體檢合格後補上。
NAPHA考試
新加坡的學校還有體能測試。新加坡的體能測試體系叫「NAPHA」,它由仰臥起坐、立定跳遠、座位體前曲、短程往返跑和引體向上這五項必選技巧類和耐力跑2400米組成。
針對不同年齡這一考試有著不同的標準。對16歲的女生而言,引體向上要在30秒內做到17個以上,才可以拿到A。而2400米耐力跑,需在16分鐘內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