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要想真正了解一座城市,就要把海拔放低,深入每一條街巷,親身體會當地人的日常,將自己置身於喧囂鬧市之中。
和很多留學生一樣,劉一迪——這個在新加坡求學的北京年輕人,在平常學習之餘,總喜歡拿起相機記錄身邊的所見所聞。今年恰逢新加坡紀念開埠兩百周年,而正巧自己也滿二十歲,幾個月前,他決定用鏡頭展示一名留學生眼裡的新加坡。
終於,三個月過去了,在本地修讀「大眾傳媒「專業的他,精心攝製並剪輯的作品終於上線了。
對於非專業視頻工作者來說,設備條件通常不是創作的瓶頸。就算用高大上的RED數字攝影機,拍不好還是拍不好,設備是不會為你背鍋的。
受陳可辛導演《三分鐘》的啟發,劉一迪決定只用自己手機和表哥的「無人機」來拍攝。「這是我第一次製作以音樂為主導的視頻,所以畫面內容成為了最重要的部分,必須要力求精美。」對於缺乏實戰經驗的傳媒學生來說,這的確是一個挑戰。
1)拍攝緣起
說起拍視頻的想法,劉一迪用「拍不逢時」一詞來形容。真正決定開始拍的時候,已經是2018年10月中旬,恰逢雨季。藍天對於他來說,基本成了奢望。
」那段時間,我每晚睡前都會習慣性地查看第二天的天氣預報,期待是個晴天。『』當然,他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摸索出,老天爺的脾氣是有原則的,原則就是:看心情。
2)拍攝歷程
短短三分鐘的視頻,呈現了新加坡全島40餘個場景,覆蓋了各類地標建築、公眾場所和特色街區。拍攝過程的艱辛,箇中滋味,只有拍攝者才能體會得到。
記得第一次去濱海灣花園拍攝日出延時,他天不亮就到了之前踩好點的位置,架好手機開始拍攝。那天,他正巧遇到了同來拍攝日出的攝影愛好者,閒聊中得知此人原來是一位來自攝影中國的簽約攝影師。
可能是聊得太投入,聽得老天爺也想「刷一下存在感」。不到5分鐘的時間,天邊剛出現的一縷陽光頓時被烏雲覆蓋,隨之而來的「暴雨梨花」式陣雨,讓拍攝場地來一下子變成天然浴場。

雖然素材沒拍成,但有幸認識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小劉認為,也算是因禍得福了。後來,他三顧濱海灣花園,熬過了幾個陰天,終於盼來了第二個晴天。
這次老天爺很給面子,讓他順利地見到了日出。不巧的是,在經過了兩個小時的拍攝後,軟體莫名其妙的閃退了,同時素材也丟了(這裡點名批評一下ProCam)。
其實,不論是專業攝影師,攝影愛好者或是Vlogger,在他們幾分鐘的作品背後,更多的是很多不為人知的努力,和成百上千分鐘的素材。「也只有在拍攝時,我們才能注意到很多日常生活注意不到的細節」,小劉認為,好的攝影師也必定是個善於觀察生活的人。
3)個人故事
有趣的視頻後面,一定藏著一個有趣的靈魂。說起拍攝者小劉的經歷,可以用「沒做過遊戲解說的攝影師不是好樂隊鍵盤手」來總結。
一提到遊戲主播,大家很容易想到「吃雞」或是「英雄聯盟」這種網絡遊戲,而同為遊戲謎的劉同學,卻唯獨衷愛恐怖遊戲。
2014年前後,正是恐怖遊戲鼎盛的那幾年,各種不同類型製作精良的恐怖遊戲層出不窮,最被大家所熟知的《逃生1》也是生於那個時期。抱著對恐怖遊戲的滿腔熱血,小劉加入了遊戲解說的行列。那時雖然人氣不高,但也有了一群固定的觀眾。
然而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越來越多遊戲粗製濫造,Jump Scare的套路千篇一律。自己的熱情也被慢慢耗盡,如今已經徹底轉型為了鋼琴翻彈頻道,不定期的更新一些自己喜歡的曲子彈給大家聽。
說道樂器相信每一名樂手人心中都有一個樂隊夢或者樂團夢,從小練習鋼琴的小劉也不例外。幾年前,機緣巧合,他有幸認識了幾位來自北師大的朋友,一起組了一支名為「最已陣」的樂隊,當然這個名字和阿森納球隊沒有什麼關係。

其實在樂隊建立初期,很多東西都需要樂隊成員們自己去摸索,包括錄製Demo和做採樣。
漸漸的,初出茅廬的樂隊,他們的原創作品成功上架到了QQ音樂、蝦米和網易雲音樂,得到了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演出機會,也受益於暴風影音的資助。
」當你的作品被人認可,當台下能聽到有人與你合唱的時候,那種自豪感油然而生。」劉一迪感嘆,也正是因為那時積累的一點經驗,才讓他在這個短片的BGM中,加入更多自己的想法。

抱著對視頻媒體的熱愛,2017年底,小劉來到新加坡進修大眾傳媒這個專業,通過自己的努力,他目前獲得澳洲莫納什大學的Offer。
值得一提的是,在獅城短暫而又充實的一年中,除了日常的學習外,小劉參與了NTU、World Scientific以及連士升青少年文學基金等機構的項目,並加入新加坡公共關係協會。這些經歷,與他的傳媒專業學習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你必須萬分努力,才會看起來毫不費用「,在這個視頻「殺青」的那一天,這句話一直在他腦海中浮現。
(網友投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