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地小國富這一點。確實是聲名在外的,
作為一個面積僅719平方公里人口約560萬,
如彈丸之地的城市國家,
新加坡是如何變得這麼富的呢?

得先從新加坡的歷史說起。。。
我們都知道,新加坡是位於馬六甲海峽附近的一個小島在過去,這裡人煙稀少,直到19世紀,英國殖民者發現了它獨特的地理位置——靠近馬六甲海峽,是重要航道,且有很多天然良港,於是英國人開始進行開發。
也是在這個時候,新加坡吸引了一大批華人來到這裡,當時正是晚清時期。海禁也沒那麼嚴,當時來的華人,大多是福建、廣東一帶的沿海居民,出來的時候,都是拖家帶口,一個宗族的方式來到新加坡

二戰時期,新加坡遭到戰亂,被炸毀了不少,二戰以後,新加坡脫離英國1963年9月16日,馬來西亞、新加坡、沙巴、砂勞越,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期望結合成一個新興的強大經濟實體。
1964年,馬來西亞大選後,新加坡與中央政府的關係急轉直下,「和平分手」成為無奈之下的選擇。
1965年8月9日,新馬分離議案通過,新加坡被開除出了馬來西亞聯邦。
獨立之初的新加坡,從外部環境來看,除了地理位置與,海港運輸的優勢之外劣勢則更為明顯-如國土面積狹小、自然資源貧乏、工業基礎薄弱、社會凋敝,失業人口眾多。
可以說是先天不足啊,但是他是怎麼變成現在這種地位呢?

充分發揮地理位置優勢
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的咽喉地帶,而馬六甲海峽是世界上貿易最繁忙的海峽,占據了全球海洋貿易的四分之一。
新加坡可以說是這條海峽中最重要的中轉站,憑藉亞太地區最大的轉運港口和最大的貨櫃港口賺取了巨額財富。

順勢而為實現三次經濟轉型為實現生存和發展,新加坡經濟經歷了三次轉型
1: 1965到1975年
新加坡把經濟發展定位為「外向型、開放型經濟發展模式」。
當時世界正處冷戰的緊張時期,歐美很多企業,為找不到合適的投資市場而苦惱。
新加坡正是在這種情形下取消了300多種關稅大力引進外資,在土地、稅收方面給予優厚待遇,幾乎是一夜之間,新加坡成為全球的「投資天堂」和「世界工廠」。
進入20世紀80年代
新加坡開始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通過與跨國公司合作不斷引進高新技術,提高科研與生產能力。
這使新加坡很快發展成為世界上著名的煉油中心、航運中心和亞洲的金融中心。
20世紀90年代
信息化時代到來,新加坡順應時代潮流,推動經濟向知識經濟轉型,利用信息化推動工業化的發展。在這一時期內,雖然受亞洲經濟危機等因素的影響,新加坡經濟發展出現了一些波動。但新加坡在製造業和服務業方面,還是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非常重視人才和教育
李光耀先生曾說「新加坡唯一的自然資源:人才」。
新加坡教育總是優先考慮對人的投資,新加坡的國家獎學金制度,讓最優秀的學生得以去世界頂尖大學深造。
新加坡的成功同樣依賴於,吸引外來人才的能力,新加坡的移民政策,在全球來看都相對友好,對於新加坡面臨的人口形勢,前總理吳作棟曾說:「最能吸引人才的國家經濟就會最成功,如果你是專業人員,就可以為新加坡效勞。
全球金融中心帶來充裕資金
新加坡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僅次於紐約、倫敦、香港。
世界上各大銀行,在新加坡基本都設立了分支機構,資金的充裕,也助推了新加坡經濟的快速發展。
建立和維護了良好的國際關係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一個國家不可能孤立發展,不管是馬來西亞等周邊國家還是歐美國家。
新加坡特別注意跟其他國家,保持良好邦交,為自己的發展爭取到了良好的外部支持。
清正廉潔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廉潔的國家之一,每年在透明國際公布的清廉指數排行榜上都位居前列
完善的社會服務,發達的服務業,嚴格的法律措施使得新加坡社會穩定投資創業環境良好。
與人民共享發展成功
對一個國家而言只有把經濟發展的成果,拿出來讓人民共享,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國家的凝聚力才能真正得到強化。
新加坡在「住有所居、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三個方面進行了大膽探索,其中組屋制度更是實打實的解決了人民的居住問題。
在全球範圍內成為典範。

現在來看看 移民到新加坡的富豪名人有哪些,那麼多名人都選擇新加坡,為了什麼?跟著明星走,沒有錯!

Eduardo Saverin Facebook創始人之一

巴西出生的薩維林在2004年於哈佛大學認識馬克·扎克伯格,後來就跟著小馬哥和其他3個小夥伴一起創業,搞出了Facebook。不幸的是就在第二年(2005年),小薩就被FB踢了。慢慢的,小薩最初1/3的股份還被稀釋成4%。可別小瞧這4%的股權,大約價值40億美元呢。
小薩一直沒閒著。他作為天使投資人,這些年一口氣投了不少創業公司,還都是潛力股,比如Jumio信用卡驗證公司),ShopSavvy(移動購物應用程式)和RedMart(位於新加坡的在線雜貨店)。
2012年,就在Facebook首次公開發行(IPO)之前,也是小薩同學身家倍增之前,他突然宣布放棄了他的美國公民身份。這不就是赤裸裸的避稅嘛~
雖然小薩一直對外稱,自己對新加坡的生活和工作興趣非常濃厚才決定移民的。
Jim Rogers

現代華爾街的風雲人物,被譽為最富遠見的國際投資家,是美國證券界最成功的實踐家之一。曾被股神巴菲特認為是對大勢的把握無人能及的投資大師。
羅傑斯對中國和亞洲的未來很有信心,還讓自己的孩子學習中文。為此還考察了上海,香港和新加坡等地,最後選擇了新加坡。
羅傑斯說:「新加坡的南洋幼稚園和南洋小學是吸引我選擇在新加坡定居的最主要原因。新加坡空氣清新、學校教華文、醫療衛生好,對我和妻子來說,是一個完美的城市。」
2007年他選定新加坡,準備在這裡最少逗留12年,讓當時4歲的女兒Hilton Augusta、Parker Rogers和還未出世的小女兒小蜜蜂,在新加坡完成他所認為的世界最好的幼稚園和小學教育。
Richard Chandler

據福布斯雜誌統計,紐西蘭出身的商人Richard Chandler資產凈估值達到30億美金。
從2008年開始,錢德勒開始成為新加坡的永久居民,他在新加坡的錢德勒公司(Chandler Corporation)投資一系列行業的私募投資。
孫泰藏
這哥們兒你可能不認識,但是這哥們兒他哥你應該知道,就是孫正義——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軟銀集團的老大,該集團占阿里巴巴大於30%的股份。要知道,馬雲爸爸才在阿里巴巴占股7.8%。不得不說孫正義這筆投資賺翻了,當年投了2000萬美刀,現在阿里市值突破3000億美元。
有這樣一位強悍的哥,孫泰藏也很有賺錢的天分,靠著一款手游《龍族拼圖》發了家,現在已經是億萬!億萬!億萬!富翁。
孫泰藏賺了錢就把家搬到了聖淘沙。據他本人透露,因為他對日本教育制度很失望,不希望下一代接受這樣的教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新加坡的低犯罪率和低稅率。
新加坡政府一定能感受到孫泰藏移民的熱切心情(家也搬了,房也買了),PR、公民什麼的指日可待!!!
當然,這裡不乏還有大量明星。

李連杰
曾在 2009 年斥資近 1 億人民幣,在新加坡有名的富人區武吉知馬買下兩棟豪宅,就在購買豪宅的同一年,李連杰攜家帶口放棄了美國國籍,落戶新加坡。當時還引起了很大爭議,李連杰給出的理由是為了讓女兒能接受雙語教育。投資房地產應該也是他移民的原因之一。
李連杰曾說:「我在美國住了很多年,後來在國內也住了幾年,之前還去過澳大利亞和瑞士,但最後落戶新加坡,只是想給孩子找一個學習的地方,一個他們能接受國際化教育的地方,一個我可以去做事又不用擔心他們的地方,找來找去,找到了新加坡。」
前面提到的這些人只是近些年移民新加坡的名人之中的一部分。對他們來說,在全球任意一個國家生活都很容易,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新加坡這個國家,可見新加坡還是有它得天獨厚的優勢。
越來越富,越來越好的新加坡。吸引這著無數的人前來移民,投資,想要移民的人們,還在等什麼,新加坡歡迎你!!
如何申請工作簽證,邁出移民新加坡第一步?新加坡創業移民計劃!!
因為生產人力成本消耗以及居住環境而選擇搬遷到東南亞的企業越來越多,而作為移民搬遷地的新加坡有著額外的優勢:人力資源受教育程度較高。再加上新加坡整體政治局勢穩定,無動盪的政治環境及金融體制。選擇創業移民新加坡,可快速成為新加坡的稅務居民,享受新加坡的低稅優惠政策,實現資產的優化配置。
新加坡是非全球性徵稅國家,無資金增值稅/資本利得稅,個人的物業股票基金獲利無需徵稅;並且08年已經取消遺產稅。
1 項目介紹
就業准證EP(Employment Pass,就業准證)是新加坡人力部設置的給外國專業人員(管理層,主管或專業職位)提供的工作準證。 以國內管理經驗為依託,在新加坡成立新公司,申請人去到新加坡公司擔任高管職位,可以持股也可以不持股。EP持有人在新加坡工作的月薪超過6000新幣,即可為配偶、未滿21周歲未婚子女申請家屬准證DP。月薪超過12000新幣,即可為主申父母申請長期社訪簽證(Long term visa pass).
2 申請條件
- 申請人大專或以上學歷(中國學歷需學信網認證,海外學歷無需認證)
- 母公司(不限中國)至少成立3年,員工人數不少於20人,母公司(不限中國)最近一年營業額至少500萬人民幣(提供內部報表即可)
- 申請人為母公司(不限中國)股東或者高管身份,至少在該公司任職高級管理職位1年以上。(需提供內部架構圖、勞動合同和工作證明信)- 申請人將前往新加坡設立新公司並擔任高級管理職位,並且每月薪資不低於6000新幣
持就業准證2年後可以申請新加坡永久居民
持就業准證持有者還可以為配偶和小孩申請家屬簽證,且小孩也可以優先申請新加坡本地學校,方便容易!好處實在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