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華人「占據大半壁江山」的新加坡,生活習慣是不是也和華人一樣呢?
NO!雖說新加坡文化也有華人文化,但除此以外,還加入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元素,由此也造成了兩國之間的種種區別。
那麼,新加坡人和華人有哪些不一樣的生活習慣呢?

不喝熱水
新加坡幾乎全年處於炎夏氣候,氣溫多在三十多度,因此新加坡人無論點什麼飲品都是「滿滿一杯冰塊」!
而中國人,習慣隨身攜帶保溫杯,氣溫再高也喜歡喝熱水……稱之為「養生」。

不做飯
看到這條,國內的小夥伴們可能就有點懵,外賣那麼貴,不做飯哪來的飯吃……
其實,新加坡人還真的天天在小販中心吃!這些小販中心大多在組屋附近,價格也非常便宜,三到五新幣分分鐘把你喂飽~
+
那麼新加坡人為什麼不自己做飯呢?因為新加坡的組屋不裝油煙機,在家做一頓飯,油煙味可能幾天都散不掉,而且新加坡非常炎熱,做一頓飯那跟洗一次澡幾乎沒什麼差別……
久而久之,新加坡人就變得非常痛恨做飯這件事。

出門不打傘
在中國的夏天,隨處可見打著傘出門的精緻少女少男們,新加坡雖然天天都頂著大太陽,但卻似乎沒有打傘的傳統,甚至還會對中國人打傘的習慣滿臉疑問……(又不下雨,為什麼還要打傘……)
而新加坡人別說晴天,就連下雨天都可能懶得打傘,他們似乎更喜歡「跑過去」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
當然,除此以外還和新加坡人已經習慣了新加坡的氣候有關,在他們眼裡,打不打傘都沒什麼差別……
語言不純正
新加坡實行雙語教育,但是日常還是使用英語居多。
然而真實的情況是,Singlish才是坡坡使用最普遍的語言……
什麼是Singlish?
全程是新加坡英語(Singapore English/Singapore Colloquial English/Colloquial Singapore English)。
它是英語嗎?不完全是,它是一種摻有各種官方和地方特色的語言,例如普通話、福建話、英語等……
舉幾個例子
「Very siam」=「很線」=很累
「Very Shiok」=「很松」=很舒服

還有這些令人「看不懂」的詞
3=錘
數個數吧=萬吐錘
3點10分=3點2個字
海螺=貢貢
蜆子=拉拉
……
就連「七七八八」的意思也變成了「差不多」,比如,「我這份工作已經做得七七八八了……」

除了這些區別,坡島的生活其實也很有特色……
麵包夾冰淇淋
麵包、威化餅乾、冰淇淋的組合你吃過嗎?
麵包+威化+冰淇淋=?

小助手內心os:看起來好像還挺好吃的樣子……
雖然組合奇特,但是口味卻非常受歡迎,經常能看到冰淇淋小推車外面排成一條長龍……
智能紅綠燈
在國內,紅綠燈通常都是固定的時間,車輛行人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通過。
燈
在新加坡,紅綠燈卻顯得更加智能。新加坡的紅綠燈有「加速」的功能,如果你不按加速器,燈的顏色就不會變綠。
而且,有的加速器還會有讓樂齡人士刷優惠乘車卡的功能,這樣紅綠燈就會辨識到有樂齡人士通過,綠燈時間也會比平常多出20秒。

進門脫鞋
新加坡人家門口往往會放著腳墊,以及幾雙人字拖,這時你就要脫下鞋子,換上人字拖才能進入屋內。
另外,新加坡的部分寺廟與清真寺也有拖鞋才能進入的規定。
注意:在新加坡,這些雷千萬不能踩!
不要借身份證
「你好同學,我IC沒帶,想去買包煙,能借你的用一下嗎?」
你借嗎?
IC
如果你借了,小心對方拿你的身份證去非法換匯、註冊非法網站、寄送含有違禁品的包裹……
即使最後查明和你無關,可以免責,但是在這期間,你肯定是要配合警方調查的,這會耗費你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最後你可能還需要承擔一定責任……
最後,小助手再問一遍,你確定要借嗎?

要遵守學校規矩
新加坡移民局(ICA)規定,學生出勤率不得低於90%,否則將拒批學生准證(續簽)申請,請病假需要向學校提供正規醫生出具的病假單(MC),
此外,部分喜歡上課遲到的學生注意了,如果遲到超過15分鐘,一些新加坡學校也會認為你缺席,並且,新加坡的老師有一個上課15分鐘之後鎖教室門的習慣,因此想要後門偷溜進去是行不通的哦~
警
最後,情節嚴重的,比如出勤率少於90%,同時連續三天沒有上課,並且也沒有向學校出示MC,那麼這名學生將會收到學校發出的警告信。
如果學生連續七天曠課,學校將會直接通知新加坡移民廳。

小心學生准證被拒
如果頻繁轉學,或由高學歷項目轉低學歷項目,例如本科轉學念專科,學生證就可能被拒簽。
如果長期無理由離境,或在讀期間多次往返中國-新加坡,學生證也可能被拒簽。
如果同一門課程多次不及格,學生證也可能被拒簽。
所以小夥伴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