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我們親眼見證
也親身經歷了
新加坡移民政策 大收緊
申請新加坡綠卡
仿佛變成了一種 「玄學」
就在各種政策緊縮的這幾年
最近,大家卻都表示
新加坡移民終於開始放寬了?
今年年初,新加坡准總理王瑞傑在南大對話學生的論壇上公開表示:新加坡會朝著人口白皮書690萬人口的目標堅定不移地前進,為彌補生育和勞動力缺口,至少還需要100萬新移民!

新加坡現在有多少人?
最新公布的
新加坡2018年人口簡報
顯示新加坡有 564萬人

政府是在敲鑼打鼓地放寬移民政策,歡迎新移民,那在新加坡當地又是如何看待新移民的呢?
01
九成表示歡迎新移民

比起對外引進,如何內化才是王道。為了了解新移民真實的融入狀態,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政策研究所與種族和諧資源中心OnePeople.sg在去年8月至今年1月,針對約3000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展開調查。
為了確保種族公平,調查結果里也納入了1000多名馬來與印族同胞的意見。結果顯示,除了少部分人對新移民略顯牴觸,擔心他們的到來會侵占原有資源外,有9成的當地人表示歡迎新移民。
這些人中87%認為他們能從移民身上學到不同的文化,72%願意和新移民會面與交流。


02
家庭成員更加開放包容

家庭成員的多元化也成為新加坡開放包容的一大特色。據本次調查顯示,2013年有53%的人可以接受外國出生者成為他們的妯娌和連襟,2018年的比率增加至55.9%。
種族已經不再是他們篩選家庭成員的首要參考要素,人品、學歷和家庭背景才是影響婚姻狀態的重要因素。
大家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朋友,他們本身是新加坡人。在大學期間認識了外國的同學,兩人相知相戀,待到談婚論嫁,當地家長都沒有把種族放在心上。
所以你在新加坡的街頭,隨處可以看到膚色不同,瞳孔顏色不一的一家人。也正因為這種包容,才造就了新加坡獨一無二的風土民情。


03
職業發展上略顯保守

比起鄰里和家庭成員上的開放接納,在就業上,新加坡當地對新移民的態度就要顯得保守一點。據調查數據顯示,在公司里對外國出生者的接受度有小幅下降。2013年有75.6%的受訪者能接受外國出生者成為他們的上司,最新數據略滑至74.6%。
而面對這一現象,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馬修博士表示說:「面對經濟放緩的情況,國人或許更難找到工作,也容易和外來移民作比較,這或許讓一些新加坡人感到有一些不安」。
不過新移民不用擔心,馬修博士也表示儘管在職場發展上有小幅度下降,但不影響大方向上的包容趨勢。新加坡可以取得如今的成績,依靠的絕非是智力和才學上優勢,而是源於他們「識時務」務實使他們保持先進。

「
整個數據看下來,我們可以知道,儘管全球保護主義和民族主義的不斷高漲,但對新加坡的影響卻是微乎其微的。新加坡還是作為一方開放凈土,迎接著八方來客。
」
1.
那麼移民新加坡有哪些移民途徑?
移民新加坡一般來說,需要是這樣的順序
永久居民 申請公民
如何能夠拿到新加坡永久居民呢?
投資移民
創業移民
結婚移民
技術移民
大多數人其實都是通過技術移民新加坡的也就是說:
EP/SP工作準證 永久居民 申請公民

EP准證申請標準EP(Employment Pass)
是新加坡人力部給外國專業人才發放的准證(管理層,主管或專業職位)
薪資要求: 3600新幣以上
學歷:持有獲得認可的大學學歷,專業能力相關證書等。
配額:不需要配額
家屬准證:月薪要求6000以上,可以為配偶以及21歲以下小孩申請,月薪12000新幣以上可申請父母長期探訪准證(LTVP)
申請綠卡:可直接申請,也可帶家屬一起申請

SP准證申請標準:
SP(S Pass)是給外國中級技術水準雇員提供的工作準證
薪水要求:2000新幣以上
學歷要求:大專,本科或者技術資格認證
公司配額:服務行業不可超過員工總數的10%-15%,其他行業是10%-20%

2020年新配額要求,已經更新在人力部官網
人頭稅:330-650新幣
家屬准證:月薪要求6000以上,可以為配偶以及21歲以下小孩申請,月薪12000新幣以上可申請父母長期探訪准證(LTVP)
申請綠卡:可以直接申請,也可以帶家屬一起申請

1
2
哪些人更容易申請?
人力部部長曾表示基本上主要考量因素就是那麼幾個:
申請者的年齡
家庭背景
對新加坡經濟的貢獻
具體呢?政府並沒有具體的表明標準,不過政府放話了,這些人有優勢:
融入本地社會
有意在新加坡落地生根
對於新加坡生活方式,價值觀和社會規範,有認同感的人

「
對於很多人來說
移民,不是一份簡簡單單的申請
新加坡,迎來黃金移民期
是不是你最好的時機呢?
